?作者介紹:Kevin,跨境電商從業8年多,一路上記錄運營當中的細節與優化,這里分享下實操中的經驗和感想。
全文近1300字,閱讀完大概花6分鐘。
關于「跟賣系列」文章之前分享過四篇,建議連貫起來閱讀,比如跟賣原理分析,防跟賣系列措施。
跟賣系列四 | 亞馬遜新推防跟賣利器,Project Zero秒踢跟賣狗
跟賣系列三 | 啥情況?投訴跟賣亞馬遜盡然把自己的listing也下架了?
跟賣系列二 | 亞馬遜品牌備案流程,附詳細操作步驟
跟賣系列一 | 讀懂了亞馬遜跟賣原理,你就懂了姐夫搞跟賣的初心!
一:什么是亞馬遜Warehouse
Amazon Warehouse嚴格說,是亞馬遜官方專門用來銷售用戶退貨的地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二手跟賣」。
而亞馬遜warehouse的售賣方式就像一般的第三方賣家一樣,跟賣你的 Listing。
由于Amazon Warehouse出售的是二手產品,而你的listing是新品,大部分情況下是不會形成直接競爭;
但是如果你的SKU表現不好,亞馬遜warehouse會占據你的購物車,從而搶走了你的Listing訂單,遇到這種情況就比較頭疼了。
二:如何應對Amazon Warehouse跟賣
很多賣家遇到亞馬遜warehouse跟賣,偶爾還搶購物車,簡直就是心累,想要趕走亞馬遜warehouse跟賣,必須從源頭上解決。
那就是讓亞馬遜拿不到你的二手商品,進而杜絕這種重新包裝上架進行二手銷售的情況。
方案01 后臺禁用翻新功能
賣家只需在后臺更改亞馬遜的默認設定,「翻新無法出售的客戶退貨」這個功能禁用(Refurbish Unsellable Customer Returns )。
操作路徑是Setting>Fulfillmnet by Amazon>Refurbish Unsellable Customer Returns
這個操作相當于把買家所有退回亞馬遜貨物禁止重新上架,由于這個功能是針對整個亞馬遜店鋪,所以賣家要權衡利弊。
好處一:最大限度減少客戶二手投訴問題,實際上很多買家投訴二手當新品出售問題,大部分情況下是亞馬遜把買家退回直接上架可售了。
很多類目的產品,只要第一次有使用過痕跡,而亞馬遜簡單檢查外包裝重新上架,其他客戶收到就會投訴二手,比如Baby類、Beauty類經常遇到二手投訴。
好處二:有效降低亞馬遜warehouse跟賣情況,但無法杜絕。畢竟很多賣家缺乏海外倉資源,大部分不可售的產品直接按棄置處理,亞馬遜warehouse就會拿去二次銷售。
壞處最主要:讓賣家退貨損失加大。畢竟部分客戶退回的產品,由于外包裝或者物流延遲導致退貨,產品可以正常使用,但你在后臺設置禁止重新上架,亞馬遜就會自己去處理掉。
方案02 零計劃踢掉Amazon Warehouse
關于如何注冊零計劃(Project Zero),其實之前文章有具體的申請步驟,參考文章跟賣系列四。
但后面亞馬遜跟新了政策,不接受賣家主動申請。
加入Project Zero有哪些條件?
A:你的品牌必須已經完成注冊亞馬遜品牌備案,并提交政府登記的商標
B:你必須是: 商標的合法持有者
C:有一個可以登入品牌備案的亞馬遜賬戶
D:曾經提交reports of potential infringements(舉報潛在侵權),并且過去六個月的舉報接受率超過90%
目前Project Zero已經面向所有符合條件的賣家開放,不論他們與亞馬遜的銷售關系為何。
特別提示:由于亞馬遜warehouse是官方的,踢掉warehouse如果亞馬遜自己去申訴正品,有可能會禁用你的Project Zero功能,甚至直接讓你的Listing變狗,畢竟是亞馬遜的地盤。
方案03 不可售商品移到海外倉
Amazon Warehouse 是亞馬遜專門用來銷售二手品,對已拆封、退貨、倉庫受損品等,亞馬遜就會以優惠價的方式出售,最可惡一點就是直接掛在賣家Listing下面。
由于不可售商品賣家直接在后臺操作棄置,這樣亞馬遜就撿了個大便宜,雖說官方美其名曰:會把賣家的棄置商品拿去捐贈,實際上亞馬遜在二手跟賣。
為了讓亞馬遜拿不到棄置商品,賣家考慮移除到海外倉,所以平時要儲備海外倉資源,針對高貨值商品可以這樣操作。
方案04 清貨計劃(目前僅受邀請)
亞馬遜物流批量清貨計劃(Liquidation)是一項僅向受邀用戶開放的測試計劃。它旨在幫助賣家從冗余庫存和買家退貨庫存中收回價值,避免產生倉儲費和庫存棄置。
亞馬遜已與清貨人簽訂合約,這些清貨人通過其他電子商務或線下渠道轉售清貨庫存,清貨人不能將清貨庫存退還給賣家。
所以棄置的商品亞馬遜warehouse也沒辦法拿來二次銷售,目前僅接受邀請賣家,如果你后臺Create removal order有Liquidation選項,代表你受邀請了。(來源:跨境電商凱文)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跨境電商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