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發貨限制,這幾個字眼在最近幾個月非?;鸨?。
各大論壇都在瘋傳各種教程,有些教程甚至出價到1800塊才肯賣。
但是,在采用這些所謂的“黑科技”之前,你有考慮過風險問題么。
亞馬遜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秋后算賬”,在你為自己的小聰明沾沾自喜時,可能更大的打擊在后面等待著你。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最近比較流行的幾種所謂突破發貨限制的方式。
在亞馬遜的發貨限制政策剛剛出來時,網上就爆出了一種突破發貨限制的方法。
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利用系統“反應遲鈍”的漏洞來多建貨件。
比如你想新建1000個發貨數量,但是現在系統對于新品只有200最大發貨限制。
這時,你就分別創建200個數量,然后共創建5個發貨計劃,每個發貨計劃都進行到提交前的最后一步,然后用最快的速度一起提交。
然后有些人驚奇的發現,居然5個貨件都提交成功了。
然而呢?
亞馬遜那么多技術人員,難道都是吃干飯的?這小小的bug居然被你抓到了?
現在高興還為時尚早,亞馬遜可以在貨件流轉的任何一個環節把你按在地上摩擦。
上面的郵件說的很清楚,甚至在文章的末尾還提醒你一句,銷售伙伴支持目前都無法提供更多信息。
說的更明白一點,就是讓你不要浪費時間去開case了,開了也沒人搭理。
還有一種最近比較流行的突破貨件的方式,就是自己跟賣自己。
比如說我手里有多個店鋪,我用其中一個店鋪來跟賣我另一個店鋪。
都是采用FBA發貨,每個跟賣200個,5個跟賣就是1000個。
這個方式也有人試過且成功了,畢竟亞馬遜是允許并默認跟賣這種行為的。
但是呢,最近好像也不行了。
有多個賣家的賬號,因為這種方式被判定為賬號關聯,多個跟賣賬號被亞馬遜“一鍋端”了。
對于那些新的跟賣賬號,則頻繁遭遇亞馬遜的銷量激增審核和賬號真實性審核。
這也只是亞馬遜懲罰的措施之一,其實更多的懲罰措施還不止這些。
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對于擅自突破發貨限制,賣家可能面臨的情況有哪些?
懲罰一:賬號收到小紅旗
在亞馬遜的FBA倉庫體系中,偶爾的或少量的數量不對版是沒有問題的。
比如說你建立的貨件是300個,但是你發送的時候實際發送的數量是290個或310個,這些都無關緊要,亞馬遜會按照實際的發貨數量進行登記入倉。
但是,如果你實際的發貨的數量遠遠超出你填寫的發貨數量并且“屢屢犯案”,那么亞馬遜是不會允許這種行為存在的。
尤其是在目前亞馬遜嚴格限制倉儲庫存及新品發貨數量的前提下,你這樣做就更是在刀尖上舞蹈。
此次收到小紅旗的賣家暫時不會有封號風險,但是后續如果繼續這樣操作的話就很難保證了。
因為亞馬遜的風格向來是如暴風驟雨一般,就像很多收到review警告的賣家一樣,感覺已經安全了,賬號卻突然被關閉了。
懲罰二:貨件被取消
這樣的懲罰其實也分為兩種情形,而這兩種情形的后果又不盡相同。
1、貨件在24小時以內被刪除
這個結局其實還是比較好的,因為你的貨件應該還未發出去。
即便已經從工廠發出,但是大部分的貨件都只是在去往港口的路上,還暫時沒有跨出國境。
這時你要做的就是趕緊聯系你的頭程服務商,更換目的地地址或暫時存儲在某地。
這個代價是比較小的。
2、貨件在到達FBA倉庫前被亞馬遜刪除
這個就比上一種要麻煩的多了,因為一旦踏出國境,你的貨就很難再有回旋的余地。
在被取消貨件之前,因為超量創建的貨件可以成功發出,不少賣家還在沾沾自喜的認為這批貨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
但是亞馬遜喜歡“秋后算賬”的特點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在各個節點上,他都可來找你。
貨物已經飄在了海上,但是你賣家后臺的貨件卻已經被亞馬遜強行刪除,這就變得非常尷尬,這批貨還沒入倉,就已經失去了“合法的身份”。
在各大跨境論壇上,也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
懲罰三:高額的超量倉儲費
到了這一階段,很多賣家其實以為自己已經成功的突破了發貨限制。
因為在“懲罰一”和“懲罰二”兩個環節中,他都已經安然無恙的過來了。
超量創建的貨件既沒有被強行取消,也沒有被倉庫拒收,貨件已經順利的上架了。
但是,在最近的賬戶資金中,卻發現了不小的異常,在超量倉儲費這個環節,被征收了不少的一筆費用。
我們知道,超量倉儲費也是FBA倉儲費的一部分,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對亞馬遜FBA費用有過詳細的解析。
而倉儲費,就包含了月度倉儲費和長期倉儲費以及超量倉儲費三個項目。
超量倉儲費的計算方式很簡單:
(超出量*超出天數/本月總天數)*10美金。
你超出的體積越多,超出的天數越多,你的超量倉儲費就會越貴。
最近甚至有不少賣家因為超量倉儲費而選擇了棄號重新開始。
文章的最后還是要告誡一下大家,做亞馬遜,基本沒有什么安全的“黑科技”。
所有的黑科技,都有被爆的那一天,或早或晚而已。
在你一心撲在黑科技上面時,你要隨時做好接受超出你預期的懲罰的準備。
希望上述內容可以帶給你一點點收獲。
(來源:跨境老鳥Mike)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跨境老鳥M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