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強勢反彈
據《參考消息》11月3日報道,歐洲近期再次成為疫情暴發震中 ,全球46%的新發病例集中在歐洲,但是有了對抗第一波疫情暴發的經驗之后,歐洲各國迅速采取了應對措施,包括英法在內的12個歐洲國家直接宣布“封國”。
英國:從11月5日開始到12月2日,英格蘭地區再次實行全面封鎖,除了出售日用品的超級市場外,餐飲、娛樂等非生活必需的設施、機構一律停止營業。
法國:從10月30日起,法國再次實施禁運,至少要等到12月1日。
德國:從11月2日起全國“封城”一個月,全國大部分公共場所、餐飲和娛樂場所被關閉,個人旅游被限制。
意大利:從10月26日到11月24日,健身房、電影院、游泳池和其他人群聚集的場所同樣被要求暫時關閉,酒吧、餐館和其他餐飲場所的營業時間縮短 。
西班牙:到當地10月29日為止,西班牙只有4個大區沒有實施限制居民出入的措施,其他大區也封鎖邊界,除不可抗力外,禁止居民自由出入 。
奧地利:從11月3日起,奧地利將再次實行國家“封鎖”。
希臘:首都雅典和其他主要城市將在一個月內實施局部“封鎖 ”,全國范圍內實行宵禁。
又一輪疫情暴發強勢反撲,無奈之下,歐洲各國政府重新開始實施封鎖、限制等抗疫措施,以遏制新發肺炎疫情進一步蔓延 。
即使是在此前歐洲最有效的抗疫措施下,德國也開始遭遇疫情反彈。
進一步惡化的新冠疾病將導致更加嚴格的限制,給資本市場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也會給經濟帶來難以迅速平息的干擾。
事在人為,反過來說,中國現在最是安全的,也是許多外貿企業崛起的好機會,前提是要做好風險防范!
外貿行業可能面臨的7個挑戰
一、訂單數量下降。
成因:疫情嚴重影響經濟形勢,除一般日常食品和醫療用品外,其它產品需求將大幅下降。對外貿易訂單量將有所下降。
對策:拓展業務范圍,積極與買家溝通,證明交貨能力,并與中國高效的疫情控制政策保持一致,消除買家的疑慮。保持采購關系,待疫情結束后,需求將恢復。
二、取消定單的數量增加。
成因:需求減少,或國內防疫政策原因不能接貨,導致客戶取消訂單。
對策:穩住客戶,建議客戶先觀望一段時間,一起找出解決辦法。
三、供應鏈的中斷。
成因:供應商也可能因為進口原料中斷供應等問題,而影響交貨進度。
對策:及時調整供應鏈細節,隨時關注供應鏈各環節的變化,并與客戶有效溝通。
四、市場推廣渠道受阻。
成因:在中國廣交會等重要展會上,許多內貿企業也將參加各種國內展會,由于此次疫情持續不斷,預計今年國內外貿企業的展會營銷將嚴重受阻。廣交會在經過“非典”之后,成交額從2002年春交會的168億元下降到了2003年33.12億元,因疫情而減少的數字,令人震驚!
對策:開辟線上推廣渠道,建立公司網站,同時采用SEO/SEM,SNS,EDM等線上營銷手段。
五、貨物交付困難。
成因:供貨方方面交貨時間不確定,港口防疫站的目標政策多變,物流運輸成本節節攀升。
對策:及時對供應鏈進行調整,規范供應鏈各個環節。關心目港防疫工作,提前做好防疫準備。與此同時,可關注其他運輸方式與第三方中轉國的貨運渠道。
六、匯率大幅波動。
成因:在危機爆發的背景下,美聯儲可能采取“無限制寬松”的政策以應對流動性短缺,而現在正值美國總統大選,部分國家正在與中國展開貿易戰。
對策:可與客戶協商以人民幣結算,或在簽約時考慮到匯率因素。
七、賬期長收款難。
成因:過于依賴傳統的采集方式。一般而言,做外貿交易的收款結算,比較常用的是電匯、現金結算和西聯。這種外貿收款方式一般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大批量結帳,收款金額大,到賬時間一般在3~7天左右,國外客戶也覺得繁瑣。
對策:付款憑證(D/P)對出口商有風險,在D/P支付方式下,爭取使用大約30%的電匯預付款(T/T)。投保出口信用保險,風險可轉嫁。它可以幫助你減少經濟損失。
(來源:外貿運營說)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外貿運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