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9日消息,法國經濟、財政與振興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表示,法國將從今年12月起恢復對大型互聯網企業征收數字服務稅。
根據相關法案,法國政府將對全球數字業務年營業收入超過7.5億歐元、同時在法國境內年營業收入超過2500萬歐元的高科技企業征收3%的數字服務稅。
數字服務稅的“目標人群”涉及約30家大型互聯網企業,且大多數是美國公司,以谷歌Google、蘋果Apple、臉書Facebook以及亞馬遜Amazon為首,所以“數字稅”又被形象地叫作“GAFA稅”。
2018年3月,歐盟就擬定草案對大型網絡科技公司收入征稅。但是歐洲諸國各有“小算盤”,就征收稅數字稅問題一直未達成統一意見。長時間的拉鋸讓法國失去耐心,于是法國政府單獨率先開征數字稅。
在歐洲的很多跨國公司都采用一種“雙重愛爾蘭荷蘭三明治策略”進行避稅,簡單點說,就是跨國公司在法國這樣的高稅率國家攫取利潤,然后將利潤轉移到愛爾蘭、荷蘭這樣的低稅率甚至零稅率國家進行納稅。
這套策略尤為吸引互聯網科技巨頭,相比于傳統企業,科技巨頭提供服務時,只需在網絡上進行,不用在當地經營實體店。多年來谷歌、亞馬遜、臉書這些巨頭就是采用“雙重愛爾蘭荷蘭三明治策略”將其獲得的利潤最大化,將創造利潤的專利和商標安排在低稅率國家,通過設立公司于愛爾蘭、荷蘭等小國家,降低稅費支出。
數據顯示,在2015年就有超過6000億美元的利潤被轉移到這些低稅率國家,占跨國公司利潤的40%左右。
以臉書為例,2019年臉書營業額約為700億美元,但在法國僅支付了846萬歐元稅款。2019年臉書稅款總計63億美元,主要在美國繳納,相比之下在法國繳納的占比極少。
歐盟內部受制于語言、文化等因素,一直沒有發展出大型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其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社交媒體的主要市場份額被美國科技公司占據。但是讓歐盟頭疼的是,全球數字稅的發展嚴重滯后于數字經濟,美國的科技公司的“逃稅避稅”問題讓歐盟“捉襟見肘”。
所以歐盟委員會積極推動對企業數字服務收入征收稅費(數字稅),這些數字服務包括搜索服務、社交服務、即使通訊服務等。據業內專家分析,這些科技企業有效稅率不足傳統企業的50%。
據中新社報道,2017年至2020年8月10日,美國四大科技巨頭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至少遭遇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的84起調查。其中,谷歌曾被歐盟開出了3張總價值高達95億美元的天價罰單。
互聯網巨頭們也開始反擊。日前,谷歌宣布,從11月1日起,將對谷歌和 YouTube 上提供的廣告收取額外費用。據悉,谷歌的計劃首先涉及對英國、土耳其和奧地利,收取的額外費用將用以涵蓋這些國家的監管成本。
谷歌發言人表示:“數字服務稅增加了數字廣告的成本。通常情況下,這類成本增加是由客戶承擔的。”
此后,亞馬遜也表示,將把2%的稅轉嫁給其平臺上的賣家。
亞馬遜已經對法國政府最近出臺的“數字稅”法案采取了對策,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對法國地區的賣家提高傭金標準,將“數字稅”成本轉嫁給法國商戶。
據CNBC此前的報道,一位法國的賣家收到來自亞馬遜的郵件,郵件提到,從今年十月份起,像他這樣的法國賣家,在亞馬遜法國網站的傭金將上漲3%。我們仔細對比發現,這個“3%”好像有點眼熟,想想法國對科技巨頭的征稅標準。
如今,在亞馬遜上開網店的法國大大小小的企業主,也只能無奈接受傭金提高的要求。面對賣家的不滿,亞馬遜公司也是直言不諱,就是針對法國政府7月份通過的“數字稅”法案。
亞馬遜相關負責人強調,“數字稅”將對使用亞馬遜服務幫助接觸法國消費者的數十萬中小企業產生負面影響,其中包括在法國的1萬多家賣家。
隨著法國等歐洲國家紛紛開展數字稅計劃,中國的數字稅呢?據悉,我國多家互聯網科技企業均已開展了數字經濟稅的相關研究,以應對全球的數字稅征收計劃。
此外,中國的數字稅也已經在醞釀之中。據經濟觀察報4月3日報道,2019年上半年,我國財政部與稅務總局聯合國內規模較大的電商平臺,已經就“數字稅”開展了一次閉門研討會。
(來源:外貿知識課堂)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Ramos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