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海外紡織訂單涌入中國,訂單已排到明年5月!”
“現在供應商基本沒有不爆單的工廠,幾乎每家都爆單,排期到明年開春甚至中旬。”
近期,圍繞紡織訂單大量流回國內的消息廣為流傳。雨果網從多方行業(yè)人士了解到,有棉紗出口、成衣出口等外貿企業(yè)確實在短期內收到回流訂單。紡織從業(yè)者Tina表示:“我們公司昨日也接到了3個大訂單,同樣排到了明年5月,這兩月公司的飯錢不用擔憂了。”廈門佐納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勇氣坦言:“近期確實有接到不少訂單,但訂單排期到明年或許要因不同企業(yè)情況而異,面料工廠大有可能。”
整體而言,紡織服裝行業(yè)下半年回暖跡象明顯。除了紡織品類以及服裝訂單暴漲以外,還有棉花、粘膠、滌綸等紡織原料商品也在近期出現大漲。
紡織服裝全線大漲,訂單為何大爆發(fā)?
經歷了上半年沉寂數月的紡織服裝業(yè)曙光初現,紡織服裝牛市是否要來了?紡織服裝訂單為何大幅上漲,是否與印度紡織訂單轉移到中國有關?雨果網綜合多位業(yè)內人士觀點進行深度剖析。
向內看:
一方面,時值傳統外貿旺季期間促成紡織訂單有所好轉,進一步釋放了消費需求。盡管全球疫情突襲但海外市場仍在運轉,隨之而來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黑色星期五、網絡星期一等大促采購必然帶來大量訂單,海外客戶尤其是歐美消費者會有提前下單行為。
另一方面,中國復工復產迅速,紡織品出口傳統優(yōu)勢顯著。牛賽網CEO鄭戈告訴雨果網,疫情期間中國有效的控制和措施,讓一個14億人口大國在危機之下以最快最安全的狀態(tài)恢復了正常運轉。且在國家拉動內需的大政策下快速的完成經濟活躍狀態(tài),這也為今年紡織企業(yè)的旺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王健還分析稱,中國制造業(yè)優(yōu)勢也是訂單上漲原因之一,紡織品出口一直以來是中國的傳統優(yōu)勢,周邊低成本服裝生產國相關產業(yè)鏈不完整,對中國紗線和面料的需求不斷增大。
“國內近幾年對環(huán)保問題進行了大力的整改和監(jiān)督,很多資質要求不符的工廠勒令停產或者取締,也造成了原材料加工頭的產能緊張。疫情之下,整年度市場需求不減,原材料加工和成品加工產能相對減少便是造成近期訂單急劇上漲的主要原因。”鄭戈說道。
向外看:
首先,第一、二季度出口訂單下滑嚴重,第三季度開始集中下單較為明顯。Tina坦言:“這兩個月公司訂單甚至比去年同期更佳,不排除是因為海外客戶很久沒采購,于是集中下單,市場流動性、消費者水平基本已恢復。”不過,她也有所顧慮:“集中下單導致航班供不應求,空運價格暴漲,以往空運樣品價格預計在20萬人民幣,但今年已經上漲預計40萬人民幣。雖然訂單數量增加,但是工廠如果增加了成本,我們其實也沒掙多少錢。”
其次,下半年全球市場產能缺失,海外紡織需求持續(xù)高漲。鄭戈透露,尤其是家紡購買率較高的美國,疫情之下仍然保持每年購買大約10億條毛巾和5.5億條床單和枕頭套,這意味著1.1億個家庭中每個家庭至少購買9條毛巾和5條床單及枕套。因此即使疫情嚴重時期,美國一些大型超市如沃爾瑪等經營情況仍然表現穩(wěn)定,這就對外貿家紡面料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三,海外疫情持續(xù)惡化紡織訂單轉移到中國。比如,近期不少工廠就臨時接收了一些自印度轉來的“應急訂單”。鄭戈指出,自9月份開始,由于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紡織企業(yè)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而歐美零售商為了確保旺季大促銷售供貨有序運轉,也將多個原本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除此之外,也有孟加拉、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等國家針織毛衫回流訂單。
相關數據指出,印度是全球較大的產棉國、黃麻產國、絲綢生產國,其紗線產能占全球22%。2019年,印度紡織服裝市場的規(guī)模約為2500億美元。而疫情爆發(fā)以來遲遲未能得以有效控制,工廠無法如期開工,包括棉花加工及出口、棉紗布生產和銷售、外貿等整個產業(yè)鏈都受到嚴重打擊,越來越多的紡織訂單被取消,亦或是轉向中國等其他國家。據印度衛(wèi)生部數據披露,目前印度的新冠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700萬,緊追確診人數最多的美國。
雨果網了解到,10月14日,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對印度紡織訂單轉移到中國一事做出了回應。李興乾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yōu)勢明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調整訂單生產、國際采購商根據生產能力選擇供應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市場行為。中國率先實現復工復產,有力地保障了國際市場供給,支撐了國際產業(yè)鏈供應鏈順暢運轉。”
回流的訂單對工廠影響幾何,下半年如何布局?
紡織服裝業(yè)的“翻盤”主要是在今年下半年。據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1月-8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1874.1億美元,同比增長5.6%,增速較1-7月加快1.3個百分點。8月當月,全國紡織品出口額147.2億美元,同比增長47%;服裝出口額162.1億美元,同比增長3.2%,實現年內首次月度正增長。
中國紡織服裝業(yè)正刮起一股“暖流”,這對于身處其中的外貿從業(yè)者有何影響呢?
鄭戈坦言,突如其來訂單暴漲態(tài)勢下對工廠直接影響便是產能的不足和原材料的不穩(wěn)定問題。“產能因為上半年的相對蕭條促使大部分勞動力流失,工廠始終處于較為緊張的加班加點趕制訂單狀態(tài)。除此之外,原材料供應不穩(wěn)定也同樣使工廠負責人身處尷尬處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感觸更為深刻。”
Tina也有同樣感觸:“訂單劇增,同時交期緊張。工廠第一次接手這么大的訂單,對能否確保準時出貨提出巨大考驗。雖然訂單是明年出貨,但工廠現階段不得不馬不停蹄開始著手原材料準備。加之即將翻盤的美國關稅政策,股票幾經暴跌,原材料價格急劇增加,工廠資金鏈承壓,商品價格上漲,海外客戶自是難以接受,溝通協調亦是一道難關。”
時下,紡織服裝業(yè)正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展望下半年的布局規(guī)劃,鄭戈說:“目前牛賽網的工廠針對原材料方面,由于在上半年已經做了預判并進行了基礎原材料的囤積,因此當前尚且還不會發(fā)生短缺亦或是因市場原材料波動而影響客戶采購成本的問題。更值一提的是,也提前為下半年旺季做足了充分的產能儲備,但面對突增的訂單我們在回饋客戶交期問題上,秉承長期穩(wěn)定合作的原則仍然以確保老客戶訂單為主。接下來將會持續(xù)圍繞原材料和產能進一步完善必要準備工作。”
業(yè)內人士進一步強調道,雖然當前外貿正在緩慢走向正軌,但全球疫情突襲帶來的影響仍不可放松警惕,需求的疲軟導致全球紡織業(yè)遭受了重大的打擊,很多外貿企業(yè)的資金情況亦是十分緊張。“今年上半年就曾出現部分客戶因無力支付尾款最終破產,時下海外客戶的賬期相比以往更長,紡織從業(yè)者更需合理控制賬期,確保能在年底把賬收回,穩(wěn)定健康資金流。”他如此說道。
(文/雨果網 陳林)
【特別聲明】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系:editor@cifnews.com(來源:陳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