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自由的發揮空間,是相當一部分賣家選擇獨立站的重要原因。但自由只是相對的,因為獨立站本身基本不產生流量,大部分的賣家還是靠Facebook、Google等渠道自購流量。如此一來,賣家還是要在流量平臺上受制于人。
在此情況之下,其實,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些賣家反饋,被流量平臺封號的事件,而作為獨立站賣家最主流的流量陣地之一,Facebook自然或也成為重災區之一。
Facebook賬號的四大死法
相當一部分賣家賬號被封,都是事出有因,但也有一些賣家反映,賬號稀里糊涂就被封了。到底因何被封?我們不妨先來盤點下,獨立站賣家容易觸發Facebook封號機制的幾個常見的坑:
1、第一種情況,就是賣家貪圖便宜,使用免費的“科學上網”工具——前一秒IP還在日本,下一秒就跳轉到了美國,這種移動的速度超過了人類已知的極限,明顯就顯得不合理,容易觸發審核封號。
2、第二種情況,賣家急功近利,購買一些賬戶,大量的購入粉絲,大量的發出邀請,瘋狂的做廣告。
就Facebook的政策而言,買粉絲是非常惡劣的行為,只要是被檢測出來,基本上賬號是必死無疑。據悉,現在購買過來的粉絲,很多都是機器人,很容易被甄別出機器人和真人的占比。舉例來講,如果100個粉絲中,有10個機器人,已經算是很高的占比了,如果嚴重到50%以上都是機器人,Facebook輕而易舉就能判定你購買粉絲的行徑。此外,從粉絲的增長速度,也可以很輕松的判斷出來是否買粉。比如賣家建立了一個空白頁,沒有任何內容的積淀的情況下,就突然增加100萬粉絲。這就好比,街上隨便拉來的素人,一上臺就擁有大量的鐵粉鼓掌歡呼,除非你是自帶流量的品牌、IP,否則這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即便粉絲沒有暴增,其實賣家在配置頁的內容完全是空白的情況下,上來就瘋狂的打廣告,也容易被封號。
3、第三種情況,被同行、對手惡意攻擊、騷擾。
有賣家曾反饋,自己做的眾籌項目,遭遇競爭對手的攻擊和騷擾,廣告效果大打折扣。
很多站群、COD賣家會發現一個現象——可能在A公司投了A產品的廣告,突然就爆了。然后跟著A公司,全部去投A產品的其他賣家,卻死活做不起來。實際原因就是觸發了Facebook 的Create reptation機制——大量的跟賣,廣告本身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是基于Facebook的素材重復性機制的管控。Facebook是可以甄別出來重復性的素材,它并不希望同一個受眾重復看到相同的廣告,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且廣告來源是不同的廣告主,這在它看來就是惡意競爭。這就相當于,朋友圈有十個人同時在賣同一款面膜,每個人的價格都是一樣,甚至廣告圖都一模一樣,這對用戶來說是很不好的用戶體驗。這種情況,也容易觸發審核封號。
4、第四種情況,是基于Facebook政策性的改變。
Facebook是一個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社交媒體,它永遠會在用戶體驗和商業收入之間做權衡,在這個過程中,用戶體驗可能是一切的基礎。寧愿不賺廣告主的錢,也要保證用戶體驗。所以Facebook會刻意的控制每一個用戶可以看到的廣告次數,甚至同一支廣告,也會篩選其相關度,對于相關度不高的廣告主,甚至會有懲罰機制。而今年以來Facebook的政策也一直在收緊,所以Facebook接下來對于原創性內容的要求以及內容互動性的要求會更高。比如Facebook的customer feedback score機制,直譯叫做客戶反饋評分,江湖上叫主頁評分。即用戶會收到一個基于賣家(廣告主)產品、質量、物流時效等問題的問卷調查,Facebook以此來評估賣家是否是一個好的電商賣家。以此來保證Facebook的用戶體驗。而這種政策的收緊,也是賣家被封號的重要原因。
封賬號或藏契機,有人叫好、有人悻悻
惡意攻擊、騷擾競爭對手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但是平臺政策的收緊,對賣家而言或是一個發展契機。
“懂規則的人按照平臺的規則玩的更好,轉化更高;相反不懂規則不學習,非要鉆平臺空子的人,可能最多賺到短平快的錢,但平臺政策變了,他們會以交學費的方式再把這些錢還回去。”業內人士講道。
據其透露,近段時間,Facebook賬戶被封的,大部分都是上述所提到的第四種情況,該業內人士甚至坦言,目前Facebook政策的收緊可能已經到了“錯殺一千不放過一個”的地步。
但從賣家玩法上來看,也正是由于Facebook等流量平臺的政策收緊,一些不懂得規則或者不愿意遵守規則的賣家可能就被淘汰掉了。當然也有一些大賣家,巴不得政策再更加嚴苛,好以此淘汰一些不具備實力的競爭對手,肅清競爭環境。
在此情況之下,也可能有賣家不適應這樣的收緊政策,覺得要學的東西太多,約束太多,轉而投向其他的流量渠道。這反而會促進其他流量渠道更多元化的發展。當然,當前外部的選擇也有很多,比如說在海外崛起的短視頻平臺Tiktok。
而像Facebook、Google這些流量渠道,自身也在調整。一方面,無論是Facebook還是Google,都在往應用化、應用性方向發展——把平臺廣告這樣復雜的系統,以最簡單的形式,每個人都能聽得懂的方式傳遞給大家,把一個復雜的產品,變成一個單一的、可規模化、可標準化的產品賣給他們,讓他們能看得懂并且接受并且認可。從而達到一種狀態——無論任何人,注冊完賬號就可以上手操作。從這點來說,無論賣家的訴求,還是服務商的目標,還是流量平臺的追求,都是非常一致的。
另一方面,在短視頻內容的崛起的趨勢下,像Facebook、Google這些平臺都在配備更多的,用于幫助用戶在平臺內部完成素材編輯的工具迭代,比如Facebook最深層級的ad,就可以用到很多的工具來編輯短視頻內容,如針對不同廣告位裁剪視頻的比例、視頻上放圖層、掛字幕等。
此外,根據現在Facebook的機制,已經把所有的廣告做了透明化的處理,即在Facebook的一個網址里,大家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商業主頁發布的所有廣告。那也就意味著你之前所有的商業機密,在競爭對手面前基本是裸奔的狀態。那些抄襲廣告內容素材的賣家來通過爬蟲系統就可以看到你的廣告,雖然他們看不到互動數據、比如說評論、轉發、點贊等,但是能完全看到廣告內容,已經非常致命了——好不容易做出來的素材,剛發出去,下一秒就被競爭對手剽竊了,因為這中間并不涉及版權的問題,所以也基本無解。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或許對原創內容的作者,也是一個新機會。Facebook要求廣告內容沒有重復性,那就在內容的原創和質量上下功夫,讓競爭對手一直在追趕我們的內容。抄襲的內容,無論是轉化,還是在銷售先機的占有,都是遜于原創內容的。
放眼2020年,在獨立站領域,整個中國市場,還是會有很多的新的機會。比如Facebook在學習體系、培訓體系方面還有待完善,這可能就是培訓市場的一個機會;比如說更多的國內的SaaS平臺會崛起,如XShoppy等,因為海外的平臺進入中國市場,可能還是會有一點水土不服,比如說整個操作界面還是英文的、沒有這種客戶服務的地緣性優勢在。
獨立站是毋庸置疑的風口,但面對陌生的領域,很多賣家還是無法玩的應心得手,而XShoppy這類國內的SaaS平臺,除了本土化的服務優勢外,還可以為獨立站賣家從科技、資源、經驗等多方位進行賦能,解決獨立站賣家后顧之憂。(點擊了解詳情)
而中國的賣家,可能永遠還是會進行趨利避害的選擇,就像農民一樣,今年棗子火,大家都去種棗子,明年桃火,大家又都去種桃了。這一波獨立站崛起了之后,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賣家進入局獨立站市場。
點擊此處,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更多XShoppy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