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調查分析中,Facebook和貝恩指出了近年來在整個東南亞消費者市場中出現的六個主題,尤其是隨著該地區在線參與度的增加。疫情影響了這些趨勢的進展,在某些情況下大大加速了它們的發展。
首先是在線購買必需品。去年,在類似的電商市場綜述中,Facebook和貝恩報告指出,在線零售主要在服裝,配飾和個人護理領域同時,在線雜貨市場滲透率還不到1%。
在隔離之下,東南亞近50%的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新鮮和包裝食品雜貨的支出更高,而且即使經濟重新開放,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仍計劃繼續這種行為。研究人員稱,整個東南亞的雜貨市場規模達3500億美元,這一新趨勢可能意味著在線雜貨收入將達數十億美元。
第二個主題是發現新應用的速度。此處的統計數字表明,東南亞所有數字消費者中有85%的人表示,自今年年初以來他們已經嘗試了新應用。社交媒體、視頻流和即時消息應用程序主導了這種情況,吸引了各個年齡段的消費者。
其他受到疫情影響的應用包括電子商務、送餐服務和數字支付,這些應用在中年人(25-54歲)中很受歡迎,而18 - 24歲的人則接受了新的音樂、游戲和短視頻內容應用。與此同時,報告強調,40歲及以上年齡組對電商產生了新的興趣。
物有所值
第三,Facebook和貝恩調查了在網絡空間獲得物有所值的關注。在最新報告中,去年網上淘便宜貨的人占少數,而全球消費緊縮推高了這一數字。在大多數東南亞市場,將“物有所值”列為購物首選的消費者數量增加了50%以上,在越南和印尼增長了40%以上。
儲蓄已成為這些市場的常態,大多數報告稱,他們計劃減少物質主義,購買保險,把更多錢存進銀行。報告稱,在這方面,東南亞消費者似乎比美國消費者要謹慎得多。
主題四是該地區青睞的品牌類型。據報道,東南亞消費者過去一直對各種品牌持開放態度,盡管最近幾周的趨勢是青睞信譽良好和值得信賴的品牌。這一趨勢正在所有的產品領域展開。
Facebook和貝恩將此歸因于老牌品牌的實力更強。該報告稱:“知名品牌擁有消費者的信任和健全的供應鏈,以確保其產品始終可用和可見,這一事實推動了這種偏好。”
第五個主題是消費活動中更多的意識。超過70%的東南亞消費者表示,他們在購買時更加注重健康,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表示更加注重環保。菲律賓和越南的消費者甚至把環境因素排在購物價值之前。
無接觸式支付
最后,Facebook和貝恩公司研究了居家和非接觸消費者活動在隔離下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在東南亞,近80%的消費者比以前更經常在家做飯,而電視消費增加了三分之二。
隨著東南亞消費者對在家工作持更積極的態度,更經常地使用遠程顯示應用,這種行為可能會在東南亞持續下去。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覺得居家辦公更有效率,并且覺得這樣做改善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壓力。
這項研究還表明,隨著零售商、金融機構和食品配送公司在支付機制上的創新,非接觸式支付也在增加,甚至在所謂的“現金主導市場”也是如此。例如,菲律賓的在線支付平臺GCash已經成為谷歌應用商店中主流的金融應用。
Facebook和貝恩建議東南亞的企業應對這些市場變化,加大對在線渠道的關注,建立更健康、更環保的產品組合,提供更物有所值的服務。
新常態帶來了新的挑戰,但它也為企業提供了幫助社會重新定義未來的機會。這是企業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提高彈性和擁抱數字化未來旅程的開始。
(來源:行走的飛機耳)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獨家授權供稿,轉載需經雨果網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