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電子商務行業正在蓬勃發展,許多電商公司如雨后出筍般涌現,但是由于消費者對網絡交易的不信任,“貨到付款”仍然是該國網購市場的主要支付方式。然而,正是這一支付方式成了印度許多電商公司的心頭大患。
雨果網從印度《經濟時報》11月5日的報道中獲悉,印度電子商務公司盡管成長迅速,但考慮到印度網上零售商并未實現盈利,因此他們過于依賴“到付模式”的這一現狀令人擔憂。
據報道,“到付模式”占目前印度電子商務交易量的60%,即便對于年增速達500%的公司來說也是如此。
Flipkart是印度最大的電子商家,其目標是2015年實心銷售額10億美元。 另一家電商公司Snapdeal在2012-2013財年實現了500%的增幅,本財年收入有望超過5億美元。印度在線零售商2011年以來籌集資金近14億美元,但是多數電子商務公司都為“到付模式”所困,因為用戶雖然增加,但他們并未更多地使用信用卡或借記卡付款而是選擇了到付。
“到付模式”需要更多手續、付款周期更長、退貨率更高,此外電話確認、快遞公司取送貨以及退貨時產生的損壞等,所有與之相關的成本損害了商家的利潤率。
據介紹,“到付模式”會增加電商企業3%的成本,即大約每筆交易成本增加30盧比。此外當客戶退貨時,成本會增加30%。
為了降低到付交易的成本和風險,印度的Myntra和Caratlane兩家電商公司已經為收取到付現金購買了保險。此外,所有的電子商務公司都限制了“到付模式”可購買商品的價格:Flipkart、Snapdeal和Caratlane的上限是5萬盧比,Yebhi是2萬盧比。另外,Caratlane在印度全國的6大城市為大額產品設有自己的送貨網絡,并要求購物超過5萬盧比且現金支付的客戶提供永久性賬號卡(pan card)復印件。
雨果網了解到,印度咨詢公司Technopak Advisors日前表示,印度電子商務市場總額已經達到了100億美元,而到2020年之前,有望達到2000億美元。其中,在線零售每年達到了6億美元,到2020年將增長到700億美元。
印度電子商務領域現在有75至100個運營商,它們大部分都是在風險投資基金的幫助下成立的。年輕消費者以及越來越普及的上網設備推動著電子商務市場不斷發展,而印度網絡用戶的數量在未來兩年內將增長三倍,達3億。
印度有組織的零售行業主要集中在超級大都市和大城市里,滲透率僅為7%至10%,而電子商務提供的機會將會非常大,因為通過電商,零售商可以將大部分商品賣到印度的每一個地方。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