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個亞馬遜運營稱,自己3個月獨立運營起一個新店鋪,倚靠著公司的測評、美工、物流、賬號等資源,自己選品,將店鋪的2個產品4個SKU做到了庭院類和家居類大類前500,毛利27%左右,月銷達到70W美金。
(圖片來源:賣家截圖)
該運營提出一個想法:“目前底薪12K+銷售額的千分之3提成,但感覺拿的過少,過完年來想按毛利12%來,跟老板提合適嗎?”
從賣家提供的后臺截圖來看,產品1天能出約800多單,新店鋪僅用3個月就能推出兩大爆款。不少人認為,這個運營能力就算是公司半個合伙人都不為過。話雖如此,但以月銷70W美金為例,匯率為7來算工資的話,12%的毛利提成大約為15W多人民幣,與原有的提成方式相比差別過大,從他老板的角度來看,實現難度較大。
與此同時,該運營的想法也受到一些人的質疑,有賣家說道:“我不相信有這水平和這個自信還給人打工,畢竟所有圖片都可以PS或者改審查元素,跨境行業吹水現象太嚴重了。”
據雨果菌了解,亞馬遜運營的提成方式,常見的是銷售額的1%、毛利的5%、回款的1%或按純利潤的10%左右計算等等,有些公司甚至要減去頭程后程運費 、平臺服務費 、提現手續費 、訂單退款 、廣告費、產品成本、 贈品成本 、各種費之后的純利潤,算起來十分復雜。
具體計算方式不盡相同,因公司而異。但有些公司提成方式十分不合理,逼得不少運營們掏出身家存款去單干。有賣家吐槽道:“自己提成是10%利潤,一年結一次,中途被炒,或者辭職,都沒有提成,店鋪有損失還要員工賠錢。”
一位賣家告訴雨果菌,若是提成方式合理,一些有能力的運營謹慎思考后反而不容易選擇單干,因為從資金、資源、備貨的角度來講都是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如果是季節性產品風險更高,比起單干時守著三四十單擔驚受怕,倒不如倚靠公司強大的資源和平臺發展更舒服。
所謂3個月做到月銷70W美金的說法,很多人覺得不可信,但心里又希望這是真實的,因為這也能激起許多亞馬遜賣家和運營的漲薪夢。
有夢是好事,但現實中,很多有潛力但性情內向的跨境運營往往會被公司壓榨,特別是潛力股小白運營。
一位運營表示,自己在18年后就出來深圳實習,開始學習做亞馬遜,純小白接手一個全新的賬號,從0開始做起,底薪3.5k,不曾拿過提成。據其所述,該運營所在公司是自產自銷類型的外貿公司,產品線比較單一,并且是紅海類產品。該運營好不容易將一款產品推到小類目第一,大類目前100,但因為它不是公司自產款,屬于別的類目,老板不想再找供應商拿貨,要求賣完放棄,改做公司產品。“公司有好幾個老運營,都是做同個站點同類型產品的,公司和老板們的大部分精力也都在他們身上。”長期的加班、支出、不被重視讓他自己都認為可能不適合跨境行業。
對此,不少人有過類似經驗,總是被各種現實團團圍困,想走不能走,想留卻委屈。雨果菌想說,公司總是有好有壞,遇到高付出低回報,整天畫大餅的公司,最好早做決定。若自身有能力,不要在一個地方無意義的付出,磨滅了對跨境行業的熱情。
文/雨果網 大鋼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