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跨境電商行業充滿挑戰的一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漸漸消失,生產成本已經成為最微不足道的優勢,那么除了生產成本,中國賣家還能通過哪些渠道“突出重圍”,決勝亞馬遜呢?
供應鏈
每隔一年,Steve和他的妻子都要參加一次廣交會,但整個行程簡直是一場“磨難”:他們必須飛18個小時,找臨時保姆,預訂酒店等等。而許多中國賣家可以直接驅車到工廠,與供應商約談后不耽誤回家吃晚飯。
中國是制造大國,在制造端,很多都需要依賴國內的供應鏈,亞馬遜的商品大多數都是來自于中國。過去數十年制造業供應鏈的沉淀讓中國的跨境貿易更有優勢,中國賣家甚至可以在本地找到合適供應商,并對產品進行快速開發與快速量產。
依托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基礎和海外市場互聯網流量紅利,許多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原生品牌用了短短的數年間便達到中國傳統品牌在海外的影響力,成為中國品牌出海新的模式.
運營手段
國內賣家對于運營方法的體系非常完善,從銷量到促進排名、客戶服務等等,國內賣家都形成了一套體系。此外,國內資訊分享和互相學習的氛圍比較濃厚,不僅開設了許多亞馬遜賣家交流論壇,還有很多亞馬遜資訊和運營方法集合的信息網站,更不要說民間自發組織的交流會和沙龍講座等等,這樣的氛圍比起在地的賣家新的消息甚至能傳播的更快。
國內運營配套資源也很豐富,在系統中針對行業調研、選品、廣告、關鍵詞等多個運營流程進行了市場數據挖掘與分析,為賣家提供全方位數據支持。此外,國內還有翻譯、物流、財稅、收款等不同環節的服務支持,大大降低了新手進入的門檻。
政策支持
近年來,中國政府頻繁發文支持“互聯網+外貿”,而跨境電商出口正是“互聯網+外貿”的結合體。大多數相關政策基本上都是為了消除跨境電商出口在發展當中存在的一些障礙,比如支付、物流、報關等問題。
微創新能力
此處說的微創新能力并不是山寨,仿制別家的品牌產品,而是根據目標國家客戶的市場反饋進行的針對性創新,以細微的創新來改善用戶體驗。盲目的大創新有可能會浪費掉原本寶貴的資金和時間,甚至造成資金鏈的斷鏈。在原有產品表現不錯的前提下,可以將產品在設計上適當優化,在功能上適當增加,造成一種小的差異性,如果反饋不錯,再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檔次,一步步的去走,階段性的去做。
據亞馬遜全球開店數據顯示,從產品需求上看,全球消費者對中國的創新產品及高品質產品需求增長明顯,尤其是在假期購物季達采購高峰。例如某中國賣家推出的Alexa新技能和多款嵌入Alexa智能語音服務的設備,深受消費者青睞,支持Alexa智能語音服務的設備銷量達數百萬臺。而這些成績由依賴于亞馬遜的技術創新,驅動業績增長。(來源:亞馬遜大數據分析師)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