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至今,中美貿易動態時刻牽引著廠商的發展和走向。近期,中美雙方同意分階段取消加征關稅的消息,讓這一場“持久戰”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也令不少廠商松了口氣。無論是降價“自救”還是借助外力,擴寬銷售渠道,中國廠商都在積極、努力地應對著。
中美貿易摩擦之下,中國廠商退而求其次積極應對
當下中美貿易雙方局面趨向緩和,這一年來實有不少企業受到影響。據香港貿發局調查的結果顯示,超過七成受訪企業預期,今年整體銷售額下降。香港貿發局大中華區助理首席經濟師曾詩韻表示,企業普遍認為未來挑戰主要來自中美貿易戰(33.2%)、全球需求下降(30.4%)及匯率浮動(9.8%)。而中美貿易戰帶來的直接影響,最為常見的是買家削減訂單(73.4%)、壓價(44.1%)、取消訂單(26.6%),以及和買家一起分擔新增關稅(27.7%)。
除了匯率漂浮不定,關稅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增加也令不少廠商感到壓力。部分廠商不得不采取退而求其次的辦法盡量挽留自己利益,例如通過降價來維持基本的訂單量。有廠商表示,“我們主要做B2B外貿出口,因為中美貿易摩擦,B端客戶接觸到的美國單量減少,對我們的采購量也降低了。雖然不是直接的影響,但也是間接的沖擊,價格肯定下降。另外,美國的買家會趁機壓價,只要能維持單量,我們也能接受?!?
全球供應鏈重組之下,外貿企業轉移生產基地
在局勢不穩的情況下,許多廠商選擇另辟蹊徑開拓除美國市場以外的“一帶一路”市場,或者將生產部門轉移到其他國家,比如東南亞的柬埔寨、越南、緬甸等。
如香港貿發局近期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傳統制造業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部分已經把生產基地遷移的廠商,較多選擇越南(32.7%)、柬埔寨(16.4%)、及印度(10.9%)等能夠提供相關貿易服務的國家。例如柬埔寨當地政府為外商提供的多重優惠及稅務減免,在利潤及資本匯出方面亦無限制。
但賣家也需注意,產業鏈轉移過程中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關稅的問題,但廠商也需考慮當地供應鏈體系是否完善,原材料供應是否充足,當地員工的工作習慣以及勞工法例的重要事項,在做出設廠決定前,審慎權衡。
為幫廠商突破市場局限,香港貿發局四大服務“火力全開”
基于買家的采購新趨勢,以及幫助供應商更有效地拓展海外新市場,并突破市場局限,香港貿發局作為主要的貿易推廣機構,致力透過不同的服務,包括線上商貿平臺、產品雜志及貿易展覽會,再運用移動應用程式串聯不同的平臺,將推廣成效最大化。
針對小額訂單趨勢,香港貿發局近年推出的“貿發網小批量采購”平臺結合線上交易及展覽會內設置的“小批量采購產品陳列專區”,讓買賣雙方在線上線下即時交易,有助廠商接觸新買家,從小訂單低成本開始拓展新市場。
與此同時,香港貿發局“產品雜志”涵蓋各行各業,觸達全球500萬買家,遍布200個國家和地區。作為香港貿發局相關展覽會會刊,產品雜志備有印刷版、線上版及移動程式版,是廠商接觸入場買家的不二之選。
除此以外,香港貿發局“展覽在線”全年無休,打破地域界限,將實體展覽延伸至線上,來自不同地區的買家以及廠商可提前在線上進行溝通,再到現場進行交易。在展會舉行期間,廠商獲優先推介予對口買家,促成商機。
更便利的是,香港貿發局的展覽會、“貿發網采購”平臺、“小批量采購平臺” 及產品雜志已整合于香港貿發局商貿平臺App,其個人化功能可根據買家的行業及喜好,優先推薦合適的資訊及服務,同時幫助供應商鎖定目標買家,全力出擊。
如果你也想擴張海外市場,尋找更多的新買家和機遇,掃描下方二維碼查詢即可了解更多全方位外貿推廣服務詳情!
dwz.cn/5fmQtUlt
(文/雨果網 吳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