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開篇我先來做下簡單介紹,我做亞馬遜迄今為止已經是第七個年頭了。亞馬遜從一開始的自主入駐,個人身份可隨意開店,到全球開店入駐中國,招商經理都背著KPI,就像售樓處的銷售一樣大范圍打電話拉新賣家開店,甚至到現在你都能看到有很多亞馬遜的電話被標記成騷擾電話。
那個時候賣家是老大,亞馬遜名氣還沒那么大,為了完成季度任務,招商經理只能從已有店鋪的賣家入手,一個個打電話電話騷擾甚至上門拜訪賣家,各種理由勸賣家多開店。
但是現在情況大反轉,亞馬遜的CEO貝索斯成了全球首富,直接導致大量賣家涌入亞馬遜掘金。今年還沒到Q4,剛剛到9月招商名額就已經全部用完,8月開始注冊新店被頻繁二審。提供各種水電賬單地址證明,甚至提供了之后,亞馬遜還是有一萬個理由不通過審核。
從入駐亞馬遜的難度來看,顯而易見,今年是最最嚴峻的一年。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工廠和無關行業都想進入亞馬遜分杯羹。亞馬遜的全球版圖也變得越來越大,從僅在歐美國家布局到擴展到澳洲亞洲區域。而亞馬遜的運營大環境也從鋪貨模式正式過度到精細化運營品牌模式。
這樣的轉變就意味著高收益的同時必須高投入,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選對站點入駐變得尤為重要,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各個站點的利弊。
1、-美國站-
亞馬遜美國站可以說是全球版圖的第一塊,是當仁不讓的老牌站點。在Alexa的流量排名榜上穩居購物類網站首位,排在它前面的是搜索引擎Google和視頻網站YouTube,一個購物網站能跟搜索和視頻播放匹敵,連社交網站Facebook都排在亞馬遜之后,可想而知整個亞馬遜的流量池有多大。
作為亞馬遜的起家市場,美國用戶對amazon.com有著無腦的信賴,具體體現在哪怕一個產品鮮有流量,沒有評價,都能形成訂單。亞馬遜所有的新政策也會最先在美國站執行,然后再應用到歐洲日本等其他站點,可見亞馬遜本身對美國站的重視程度。
如果你有成熟的運營思路,那美國站絕對是不可錯過的站點。但流量巨大的同時帶來的是更多賣家和競爭,越來越少的藍海類目,老牌賣家早已搶占好坑位,新賣家的想要爭得一席之位的難度越來越大。如果完全萌新也沒有人帶,那進入美國站無疑是九死一生。
2、-英國站-
英國站的優點是歐洲幾個站點里面唯一一個英語為母語的站點,沒有語言門檻。賣家可以輕松的把要上架的產品翻譯成當地使用的語言,在SEO及推廣路徑上和美國沒有太大差異。
而缺點則是和美國站相比體量太小,因為本身沒有語言門檻,賣家數量并不少,競爭的問題依然比較嚴重,整體售價不比美國高。再加上稅務問題,利潤又少了一大筆。未來形勢極其不穩定,如果脫歐成功,稅務體系也要獨立于歐盟,又要折騰一遍賣家。
在這樣的形勢下,我不建議沒有做過歐洲站的賣家盲目入駐英國站。當然,如果你本身對英國站點非常熟悉,我所說的問題你都有對應的解決方案,那入駐也未嘗不可。
3、-德國站-
因為德語本身就是小語種,所以德國站給大家樹立了一個天然門檻。大多數人會認為客服問題難以解決,無法用德語上架產品。這樣的固有思維就導致了德國站賣家數量到現在也沒有飽和。再加上德國本身經濟發達,消費能力強,所以售價相較英美更高,對于賣家而言利潤更高。
缺點是德國同樣有VAT,稅局辦事嚴謹,稅務上不能出一點差錯,否則會導致關店等問題。其次退貨率極高,德國人本身注重效率,為了盡快買的適合商品,甚至買10個退9個,因此在德國站上切忌選擇高退貨率商品,例如服裝類目。
另外還要說缺點的話就是部分類目體量很小,如果沒有調研市場就進入你會發現還沒出多少單就到了BSR,碰到了銷售的天花板。
4、-歐洲其他站點-
亞馬遜在歐洲共有五大站點,說完英、德還有法、意、西。這三個站點體量都不大并且有相似之處就給大家放到一起說。他們和德國站一樣同是小語種站點,所以賣家數量并不飽和,仍然有大把機會。
而缺點是只在衣服和電子產品等常見類目有一定的體量。大部分消費者還沒有形成在亞馬遜上購買如家具、寵物用品、母嬰家居用品之類的習慣。所以在備貨上切忌主觀。
另外法國也即將強制VAT,接下來意大利西班牙也會相繼效仿,所以在利潤核算上需要非常注意。對于歐洲站點體量大小我這里的排序是: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所以大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5、-日本站-
說到亞洲開辟最為成功的站點不得不提到日本站。在亞馬遜進入日本之前,日本的網購被雅虎和樂天二分天下,隨著亞馬遜的強勢進入,現如今已經搶到了No.1的位置。
日本站有著運送速度快,經濟發達的優點。由于跟中國距離也就700公里左右(上海到鹿兒島),海運補貨相比歐洲美國要快上很多,這就直接提高了日本站賣家的資金流轉率,有更多流動資金去備貨跟抗壓。
缺點是電子產品類即將飽和,各種惡意進攻屢見不鮮,做到BSR的防守不比美國站輕松。而且10月份日本站的銷售稅上漲,又吞噬了賣家一部分利潤,再加上日本人對質量的高要求,也有著和德國人類似的挑剔,想要進駐日本站在質量上務必特別注意。
6、-澳洲站-
澳洲站的開放可謂賺足了眼球,但是卻落得個慘淡的結果。從2017年開放澳洲站,僅邀請大賣家加入,一個邀請函對應一個賣家。而現在澳洲站全線開放招商,也鮮有人問津,真的是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澳洲站開放前亞馬遜在線下進行大規模造勢,所以第一批入駐的賣家自配送就出了幾百單,但是到第二天就跌到十幾單幾單,再往后流量就幾乎觸底了。
回想原因我個人認為是FBA倉的匹配問題,亞馬遜本來就是以買家體驗著名的平臺,但是因為沒有FBA,貨物在運送速度上大大落后。可以設想,如果在一開始宣傳前就建立好FBA倉,準備好高性價比產品,結局可能會大不相同。
現在雖然少量的FBA倉已經投入使用,但是目前還沒能挽救澳洲站的頹勢,觀望澳洲站的賣家多留意留意亞馬遜在完善當地物流方面的工作,也不排除未來物流體系的成熟能讓澳洲站起死回生,不過以現在的澳洲站的情況來看,不推薦中小賣家進場。
7、-新加坡站-
國慶節后最重磅的消息就是新加坡站點的開放。新加坡作為發達國家,消費能力自不用說,亞馬遜在發達國家的模式也較為成熟,一個新興站點大家都是從零開始,起點相同,競爭更小。
但可惜的是新加坡現在是各大電商巨頭的必爭之地,除了本土的Q10外還有阿里系的lazada,阿里在亞洲電商的成功有目共睹,亞馬遜會不會水土不服尚不可知。整個新加坡僅有500萬人口(相當于中國一個市),這一塊小蛋糕又被幾大電商爭搶,作為賣家的我們現在進入又能分多少羹呢?
如果是大公司做全球站點布局可以先搶占坑位,如果是想靠新加坡站生存的中小公司我就要潑個涼水了,這種行為就是在給大賣們陪跑。
8、-結語-
亞馬遜作為全球第一大電商平臺自然會在世界版圖上不斷開辟新站點,就像投行界投10家賺一家就已經盆滿缽滿一樣,亞馬遜開辟的新站點只要10個中成功一個就會為市值燒一把火。
不過作為賣家的我們可是拿真金白銀甚至是全部身家做賭注,因此在站點選擇及運營策略上非常重要,可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來源:跨境者商學院)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