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主要分跨境進口和跨境出口,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出口電商行業交易規模達7.9萬億元。那么,國內跨境出口電商公司前十排名的都有哪些呢?(以下順序不代表最新排名,僅供參考)
亞馬遜目前是最大的全球性交易平臺,也是目前最受中國賣家關注的平臺。亞馬遜及其它銷售商為客戶提供數百萬種獨特的全新、翻新及二手商品,如圖書、影視、音樂和游戲、數碼下載、電子和電腦、家居園藝用品、玩具、嬰幼兒用品、食品、服飾、鞋類和珠寶、健康和個人護理用品、體育及戶外用品、玩具、汽車及工業產品等。亞馬遜對供應商的品質要求比較高,開店比較復雜并且有非常嚴格的審核制度,需要有專門的登錄電腦和美國本土銀行卡作為提現用。
2、Wish
Wish平臺市場定位的是歐美發達地區,一個高速增長的新興移動電商平臺,訪問量已躋身同類型客戶端全球前五。Wish平臺所售商品價格較低,限制仿冒品,擁有獨特的產品推薦方式。平臺開店簡單、界面友好,可以開多家店,很受中國賣家歡迎。Wish上已經積累了成千上萬的賣家,但是因為該平臺更致力于低價,而不是方便和質量,因此,幾乎所有賣家都來自中國,占94%。美國賣家占4%,其次是英國占0.3%,加拿大占0.2%,印度占0.1%,澳大利亞占0.1%,其余的遍布世界各地,即使在國際賣家中也有很多人都在銷售中國制造的商品。
2009年9月9日上線,是阿里巴巴旗下唯一面向全球市場打造的在線交易平臺,被廣大賣家稱為“國際版淘寶”。全球速賣通覆蓋3C、服裝、家居、飾品等等共30個一級行業類目;在全球速賣通上有三類物流服務,分別是郵政大小包、速賣通合作物流以及商業快遞。其中90%的交易使用的是郵政大小包。速賣通的客流量較大,收費也比較高,且有向大商家和品牌方逐漸傾斜的趨勢。
4、ebay
95年起步的線上拍賣及購物網站,曾經盛極一時,雖然近年來的發展遠遠落后于亞馬遜,但在全球仍擁有龐大客戶群。ebay比較重視中國賣家,鼓勵中國商家開辟海外網絡直銷渠道,擁有全中文后臺管理界面,設立有專門的ebay培訓中心進行線上線下的開店及運營輔導,注冊免費,上手快。
5、Lazada
Lazada成立于2012年,總部設在新加坡,業務范圍覆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個東南亞國家,覆蓋大約5億消費者。2018年3月,阿里追加20億美金投資,持股達83%,彭蕾出任董事長,Lazada完全成為阿里平臺,代替速賣通征戰東南亞市場。2018年3月,lazada也宣布在深圳成立辦公室TechHub。Lazada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在線購物網站之一,目前年經營額已達十億美元,日均訪問量400萬。Lazada有中文界面,采用Payoneer的收款服務,僅需一張企業營業執照、一個身份證復印件就能注冊開店。
成立于1998年的Cdiscount,是除亞馬遜外法國第一本土電商平臺。目前,Cdiscount平臺上約有5400萬件商品,每月獨立訪客2000萬,活躍賣家數約1.2萬。在2018年,Cdiscount年銷售額達36億歐元,其中,第三方賣家的營業額約占三分之一,相較于2017年增長了12%,自有物流FBC賣家數量也相較于2017年增長了約203%。對于中國賣家來說,小語種網站還是一片藍海,但需要一定的語言能力。
7、Etsy
Etsy是一個網絡商店平臺,以手工藝成品買賣為主要特色 ,曾被紐約時報拿來和eBay,Amazon和“祖母的地下室收藏”比較。成立于2005年,模式類似eBay。Etsy網站交易的各類產品,如服飾、珠寶、玩具、攝影作品、家居用品等,要保證原創和手工制作,屬于小眾網站,2015年3月31日,復古創意電商Etsy明日啟動IPO路演,市值最高達17.7億美元。走精品路線的中國賣家可以考慮。
日本樂天市場(Rakuten)是樂天株式會社旗下的B2B2C購物平臺,是日本最大電子商店街。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擁有4.4萬名的賣家,有1.05億用戶,2015年銷售額達243億美元,占據27%的市場份額。 在樂天開店需要滿足較苛刻的條件:在日本當地注冊企業、有當地的銀行賬號、嚴格的品牌審查。
9、Gmarket
Gmarket在韓國是排名第一的電商平臺,品類繁多,早在2010年的時候,該網站的注冊會員數就超過了2000萬。在Gmarket,旅游交通、服裝、電子產品及周邊、食物飲料、家居、化妝美容、休閑運動是比較熱銷的產品。Gmarket的注冊需要申請人有韓國身份證,并依法繳納相關稅金。
10、Flipkart
Flipkart由2名亞馬遜前員工于2007年創建,是印度最大電子商務零售商。除了銷售圖書和電子產品,Flipkart還運營著一個在線市場,允許第三方廠商入駐,銷售其產品。2015年Flipkart關閉網頁版,只在手機App端開展業務。2018年8月8日,印度反壟斷監管機構批準沃爾瑪以160億美元收購Flipkart。Flipkart目前僅允許在印度注冊的公司入駐,但已在考慮對華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