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里,跨境電商整個市場如同19世紀狂野的美國西部,成千上萬的淘金者進入這片蘊藏黃金的區域,畫地為界,瘋狂地挖掘著其中的利潤,許多幸運兒在初期賺的盆滿缽滿。而如今,隨著平臺與市場的供應端達到飽和,越來越多賣家發現僅憑搬運產品,廣告引流的做法,已經很難突圍,實現差異化。每天不僅要和同質化的友商店鋪斗智斗勇,還要時刻因為平臺的政策變動而提心吊膽。平臺淘金的熱潮已經接近尾聲,跨境電商賣家出路何在?
一位入行五年的賣家坦言:“是時代的風口讓賣家放松了警惕,早期的跨境電商屬于市場的紅利時期,賣家埋頭鋪貨,尋找未被開發的品類,各種科技應用層出不窮。彼時,大部分賣家更關心的是獲得利潤的方式,而不是產品本身。能上產品就有利。而當整個市場逐步飽和沉淀,重心則由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現如今大家想的都是怎么鎖定需求。”
據統計,2017年,跨境電商行業公布的融資達32起,總金額為71.27億元,國內跨境電商出口總價值是336.5億元,增幅為41.3%。跨境電商熱度依舊,但切入點似乎開始變化了。越來越多的賣家還在不斷涌入市場,但許多人沒有注意到市場在快速迭代,如今還是用“老套路”做生意:找爆品,鋪廣告,直到自己被競爭對手跟賣,陷入價格戰和流量戰的肉搏之中,生命力僅僅局限在短暫的“紅利期”里。淘到金子的概率在賣家基數增大情況下不斷縮小,老賣家發展瓶頸難以突破,新賣家按圖索驥的效果大不如前。但是小部分經過這些年市場洗滌,沉淀下來的成熟賣家,明白了真正的競爭壁壘只能在需求端實現,放眼未來,開始著手打磨自己的產品和品牌,并利用Shopify這樣的建站平臺,通過品牌獨立站作為銷售渠道,與消費者建立直接聯系。
淘金熱現象推動了美國西進運動的快速發展,大量的商人投機者奔赴西部,積累了資本之后,開始謀劃更長遠的未來。而在此趨勢下,眾多國際大都市不斷拔地而起,一張張鮮明的名片擴散到世界各地。跨境電商也需要這樣的名片。國際營銷大師Seth Godin曾言:“品牌的意義,就是消費者會優先選擇你的產品或服務。”顧客對于品牌的認知是一款產品有力的競爭壁壘,品牌的口碑與忠誠度也是有效的流量來源與利潤爆發點。但是對于大多數還在轉型期的跨境電商賣家來說,如何真正轉變觀念,著手搭建品牌還是完全陌生的概念。尤其是當大多數人對于品牌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商標或logo上。 即便是有了基本的理解,如何開始用Shopify搭建管理自己的品牌網站?如何深度挖掘需求,對癥下藥的包裝自己的品牌?如何運用不同流量渠道,拓展品牌影響力?如何有效的利用自己的獨立站轉化目標顧客,提升復購率?
在11月30日廈門·雨果網跨境電商中心,致力于幫助全球中小企業做好跨境品牌營銷OBOR(歐博)將會舉辦“Shopify品牌出海交流會”,與眾多賣家共同探討交流電商品牌之路。同時Shopify中國區負責人也將親臨現場,幫助中國電商賣家答疑解惑,出謀劃策。
(文/雨果網 張凱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