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總體經濟環境不景氣,歐洲企業對供應商的付款違約現象日趨嚴重。其中重災區是飽嘗債務危機之苦的希臘。此外,經濟實力較弱的東歐國家也深受其苦,甚至法國、瑞士和芬蘭等經濟強國在這方面也承受了一定的壓力。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出口商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保守的付款方式將有利于出口商降低收款風險。
雨果網從法國媒體5月15日的報道中獲悉, 歐洲最大的債權追償機構“Intrum Justitia”在31個國家針對9800家企業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該研究報告顯示,歐洲企業對供貨商的付款違約現象已經變得越來越嚴重。預計今年一年內歐洲企業違約支付的資金總額將達到3500億歐元。這種現象在南歐和東歐國家尤為嚴重。其中,希臘支付違約的現象在歐洲國家中高居榜首,其債權償付違約率(違約支付額占整個營業額之比)從2012年的5.9%將升至2013年的9.9%。
目前,希臘96%的企業遭遇到財務支付困難。克羅地亞、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在這方面也位居前列。
此外,企業償付違約率較低的瑞士、芬蘭和法國等國家,也同樣面臨壓力。特別是法國的受訪企業稱,在未來一年內違約償付金額將增長,德國受訪企業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
雨果網了解到,今年以來,市場對于歐元區和全球經濟增長的樂觀態度一直明顯。但實際上,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歐元區國家的問題仍處在“蒙混過關”的狀態。整個歐元區缺乏有力團結的政治合作,博弈仍在繼續。
雖然預期歐元區經濟負增長的步伐在2013年內將逐漸減少,但歐洲經濟衰退的持續時間可能比市場共識預測的要更長。
對于歐洲企業面臨的情況,福建的一位資深外貿人士Nancy告訴雨果網說:
中國的出口商在面對歐洲客戶時要足夠重視收款問題,盡可能地采取安全的付款方式。
雖然今年的外貿形勢看起來有些好轉,但實際上潛藏的危機還很多。歐債危機已經讓很多歐洲企業陷入困境之中,所以中國出口商在面對歐洲買家時一定不要以為他們就比中東、非洲等地區的買家更有支付能力,更講信用。當他們自己都活不下去的時候,信用也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
所以,企業在與客戶談判時,一定要在付款方式上堅持自己的原則,千萬不要因為是合作多年的老客戶就不需要預付定金;千萬不要因為是大訂單就可以用遠期信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