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陪人家看月亮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現在新人勝舊人,跨境電商保稅進口就成了牛夫人。(點擊進入>>跨境稅改的“前世今生”專題)
先是稅改新政廢了行郵稅優惠,接著正面清單又剔掉了不少特有商品,短短兩個多禮拜,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畫風突變:早前被視為規范代表的保稅進口,政策優勢遭到全面稀釋;而直郵進口則憑借更強的個人自用屬性,保留了行郵稅等多項優勢。
對廣大跨境電商企業來說,現在把保稅倉里的庫存去掉才是王道。稅改前進來的貨,能不能走行郵稅,先要打個問號。不在正面清單里的里的貨,沒錯,就是“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以后想甩賣都甩不出去。
于是乎,這兩天,大大小小的電商平臺都在甩賣(包括但不限于蘇寧海外購、京東全球購、跨境通、蜜芽寶貝)。而且,口號也是出奇的一致:“包稅”。臺詞大意都是:因為稅改,新增加的稅費,商家給你包了。“包稅”的品類,則集中在稅改后增加的稅費還不算多的奶粉,以及紙尿褲等熱門母嬰產品上。
為什么是這幾款商品?原因很簡單,它們本身新增加的稅還不算多,商家還包得起。
舉個例子,100塊錢的尿布,原來走行郵稅,可以免征,新政之后,多出來11.9元的稅費,商家就咬咬牙,給你包了。
對大的電商來說,這點稅費他們可以靠貨源優勢,供應鏈優勢,甚至聯合品牌商一起,化解掉。
所以,蜜芽CEO劉楠才會對自貿區郵報說,“實施跨境電商綜合稅之后,不覺得稅率會成為痛點。”
像奶粉、尿布這種,民生剛需貨,明確在正面清單之內,少賺就少賺點,好歹銷量還有保障。
再說,現在大家都在“包”,“不包”怕是要丟份的——“市場競爭激烈,商家寧愿在成本上下工夫,也不愿讓出市場份額。”不少跨境電商人士,這么告訴自貿區郵報。
但誰都知道,這樣的游戲顯然很難持續。
通過比價網站就能發現,多家跨境電商的多款產品在4月10日,已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價。
“稅改新政出來后,總體價格肯定是上揚的。”業內人士這么說。
下一步怎么辦?大型電商,現在都在觀望。
蘇寧海外購的朋友告訴自貿區郵報,接下來蘇寧會尋找差異化(商品),并會加強一般貿易。
保稅進口?再看看吧。
這位朋友對自貿區郵報說,目前還有一些細節,需要官方解釋。例如,首次進口化妝品的明確界定,“蘇寧目前大部分化妝品都不是首次進口,但如果是按照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有一部分屬于首次。”
劉楠也舉了嬰兒手帕的例子,目前材質多有不同,希望有明確解釋。
觀望還是很有必要的。
聽說,只是聽說啊。國內某家在海外上市的奢侈品電商,現在已經急得頭大了,在保稅倉里屯了一堆“首次進口的化妝品”。正不知道怎么出手呢。
另一家國內大型電商,也在保稅倉吞了幾個集裝箱的貨,同樣不在正面清單上……
人民日報說,對于已經進入保稅區而不在清單之列的商品如何處理,相關政策目前正在抓緊研究中。。。
沖動,是要付出代價的。
頭腦清醒,或者消息靈通的電商,前一段時間已經開始清理部分品類了。
“液態奶基本掛了,昨天(4月8日新政第一天)基本都下架了。”某國際奶粉品牌電商負責人告訴自貿區郵報。而那些海外倉資源豐富的電商,已經開始打算減少國內保稅倉的規模,轉戰直郵了。
豐趣海淘CEO任曉煜向自貿區郵報介紹,直郵將成為豐趣海淘的主要方向,“保稅是看商檢的細則,目前是不可預測,所以先清(庫存),出來后肯定能找到適合保稅的類目,但會縮水。”
跟保稅模式比,眼下,直郵在政策面上還是“小甜甜”,稅收可以走行郵稅,監管也不受保稅備貨模式一線驗核通關單的影響。
但如果未來直郵做大了,有沖擊一般貿易風險,會不會被扣上稅收流失的帽子,淪為“牛夫人”,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