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價格太貴了,別的供應商報價比你低XXX?!?/span>
外貿人最怕收到這樣的消息——降吧,利潤見底還要擔心客戶得寸進尺;不降吧,辛苦跟進的訂單眼看要飛,心里冒火。
其實,報個價格后沒聲音的都是白嫖,一直還價反而代表這個客戶是真實的買家。三招教你搞定訂單!
客戶壓價的 “套路” 看似相同,背后動機卻天差地別。冒冒失失降價,吃力不討好。
① 口嗨型
這種客戶壓價只是出于職業習慣,明明已經推拉了好幾回,張口還是你的價格比同行高。多半是虛報價格,試探底價。
你便宜了,對方感覺還有水份,能再壓榨一點。所以,我們不談價格,談“價值”。
圖片來源:攝圖網(已授權)
“不介意的話,方便告訴他們的價格和配置嗎?”(觀察反應,順勢試探)
“市場上的價格確實是五花八門的,永遠都有更低的價格。但每家的成本構成不一樣,比如我們堅持用XX原材料,擁有XX專利?!保◤娬{差異化)
“您這邊如果有具體的顧慮,我們可以拆開來看,比如您擔心的XX環節,我們是怎么做的……”(溝通細節,主動拆解價值,讓客戶無法只盯著價格)
② 假低價
如果客戶真的從同行那里拿到了不合常規的低價,反而意味著真正的機會到來了。
客戶自己也清楚市場行情,面對低價,他自己也“發怵”,但總想著萬一呢?
圖片來源:攝圖網(已授權)
建議用“價格可視化+樣品對比”,把“懷疑”變成“客戶自己發現問題”。
直接為客戶拆解產品成本。以兒童安全座椅為例:骨架材料(如鋼架、塑料)、緩沖材料(如EPS泡沫、EPP泡沫)、面料、安全帶卡扣、認證標準等,稍微調換一個或多個配材的材質,成本就差很多,質量也會差很多。
最好是建議客戶購買兩個樣品,實際測試比對一下,絕大部分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③ 真低價
如果同行的產品差不多,價格確實比你低,怎么辦?
先定心,客戶為什么不直接去買低價產品,而是跑來問你?這恰恰證明你身上有特質能抓住客戶需求。既然沒辦法從同行身上找原因,那就要從自己身上抓痛點。
圖片來源:攝圖網(已授權)
痛點是什么?因人而異。你需要了解客戶,競爭對手和自己的情況,知道客人最關注的是哪一塊,清楚你的優勢在哪里。
常見的有這些:
● 產品的長期穩定性(如換新供應商,擔心后續批次偷工減料);
● 配套服務(如售后響應慢、交期延后、定制需求無法滿足);
● 風險承擔能力(如小廠可能訂單沒保障);
……
論述優勢的時候,口說無憑,要有產品圖片視頻,擺數據參數,放客戶案例。
如果有利潤空間,可以適當降價。怎么降價,才能讓客戶感覺占了便宜?見后文。
④ 愿賭服輸
如果同行的價格真的比你低很多,那無解了??蛻魶]有理由放著鈔票不去掙。你要做的就是重新拆解工廠成本,優化生產流程。
圖片來源:攝圖網(已授權)
除此之外,這 3 個關鍵注意事項,幫你避開90%的壓價陷阱。
① 降價要注意方法策略
我們的目的不是真便宜,而是讓客戶感覺便宜。
● 要給降價找理由。不要無緣無故爽快降價,只會讓客戶覺得之前的水份太高。常見理由有更換無關配件或包裝、老客戶專屬優惠、匯率/原材料波動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已授權)
● 所有的價格讓步都是有條件的。比如提高訂單數量、捆綁訂單、提高定金比例、縮短賬期、用贈品/升級包替代直接降價等方式;
● 控制降價次數,降價幅度要越來越小。如第一次降2%,第二次1%,第三次0.3%,每次讓步都需要客戶付出更多條件,同時讓客戶感受到讓步的艱難,比如附內部申請截圖,強調動用預算等。
● 放棄劣質客戶。如果客戶的唯一痛點是價格,他的忠誠度和利潤點都是很低的。
② 無法拒絕的大客戶降價
有外貿人實話實說:如果我的大客戶,叫我降價,我很難拒絕。人家占了那么大的比重,哪怕賺得再少,也要把訂單接下來,讓工廠運轉起來。
圖片來源:攝圖網(已授權)
吸管大王樓仲平有個結論:一個普通的企業,單一客戶銷量占比20%,可以控制你的企業;超過40%,他是你的股東;超過60%,相當于你的企業是客戶的。
所以,你想著靠一個大客戶“躺平”,實際喪失了企業的主動權。這種情況,只能先降價拿訂單,同時,要自己發展更多的小客戶,逐步分散單一客戶的壓力。
③ 最好避開一對多比價的不良環境
在B2B網站上,外貿企業往往陷入“一對多”的被動比價困局——客戶動動手指,即可同時收到幾十上百家供應商報價。同質化列表頁里,價格成為唯一顯性競爭維度,大家被迫卷進無休止的價格戰。
除了B2B網站,外貿企業還可以嘗試一下獨立站,讓客戶主動上門,從“被挑選”轉為“一對一深度鏈接”,最大限度避開一對多的殺價。
(來源:外貿百事通)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