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對貿易伙伴征收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此外,特朗普當日還宣布國家緊急狀態。
特朗普在上任這段時間中,可謂是月月整大活,經濟沒看整起來,國家狀態給他整緊急了。如今即使面臨著新一輪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的威脅,特朗普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通過關稅極限施壓,到底是讓美國再次偉大還是適得其反,對我們今年跨境市場又會起到什么樣的影響呢?
01
已起效、新起效和將起效的關稅上漲情況
已起效關稅:
2月4日,特朗普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征收10%的關稅,3月4日把稅率提升至20%。3月12日,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征收25%關稅的措施生效。值得注意的是,在T86政策下,上述關稅不涵蓋T86政策免征商品。
新起效關稅:
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此外,特朗普當天宣布4月3日對進口汽車加征25%的關稅政策。
將起效關稅:
①特朗普表示或要對銅、藥品、芯片、進口木材和林業產品等征收25%左右關稅。
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4月2日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建議各國保持冷靜,不要對關稅進行報復,否則關稅會進一步升級,貿易戰會加劇。
③最后就是我們Temu商家最擔心的,同一天內,特朗普簽署的一項行政命令,計劃在5月2日取消對中國低價值進口商品的免稅政策。也就是說會取消T86政策,對郵美小包按照最新的稅率進行關稅的收取。
這個時間節點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關注兩個重點,關稅要不要收?要收多少?怎么收?這直接影響到商家的商品價格優勢、銷售成本以及清關履約時效。下面老麥來分享一下我對這件事的幾點看法
02
Temu美區全托是否要全面關閉
主要通過以下幾點分析,大家可以研究討論
1、全托管商品影響
首先,關稅肯定是會直接體現在前端售價上,會直接降低Temu全托管商品在美區的競爭力,同時因為關稅上漲具有普遍性,所以雖然對轉化率的影響直接,導致全托美區銷量會下降,但是其他平臺大概率也一樣,迎來漲價風波;
其次,履約時效大概率會受到影響,小包裹清關時效會加長,而且審核會更加嚴格,客戶等待時間變長;
最后,清關合規監管更嚴格,依托于Temu平臺下的全托管商家,一旦監管嚴格,平臺為了提升清關效率,可能會把清關麻煩的品類直接下架美區,甚至將清關不合規產生的滯納成本和罰款轉嫁到對應商家頭上。
商家朋友們針對這些情況要早做規避。
2、半托管商品影響
“灰清”“雙清”等不合規清關風險更大,T86屬于下沉一級的稅務政策,連小包裹的稅都收了,不可能不想收貨柜的稅。不要覺得T86取消,對半托沒有影響,可以高高掛起,謹防海關對清關監管的再次嚴格,導致貨物扣押,補稅等情況,半托管商家的成本也會提升。
此外,針對此處關稅政策,頭程服務商大概率會趁機上漲服務價格,甚至提出收取關稅保證金,所以半托管商家也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不然等貨到了美國,陷入賣也虧,不賣更虧的情況
3、Temu平臺影響
美區市場環境更加不穩定,平臺擴張計劃受挫,只能針對內部商家做減法,美區貿易風險會更大。一個穩定的貿易環境是平臺發展的良好土壤,朝令夕改的政策加上監管標準的變動,導致平臺沒辦法投入大量成本進行市場投流,也沒辦法提前規避相關風險。預計會將現階段的投入重心轉至歐洲以作規避,歐洲流量和單量可能會明顯提升。
03
為什么川普政府對關稅念念不忘?
最后通過以下幾點來探討一下,美國的關稅到底能不能執行或者能執行多久。
國際貿易競爭的無能狂怒
如果按照用股市表現作為施政成績單,美國與多國貿易爭端不斷升級之際,納指今年一季度累計下跌10.4%,為2022年二季度以來最大單季跌幅,這無疑是不合格的,所以可以看到特朗普團隊有越操作越上頭的感覺。
而打擊國際競爭對手,最直接無非以下幾種措施:軍事上打擊對方、政治上孤立對方、經濟上瓦解對方。特朗普的此番操作,無疑是采取了經濟措施里面最“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下策,后果是推高整個地區的生產成本,推高價格,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但是符合特朗普一貫的商人本色:談判之前極限施壓,通過極限施壓來使得對方答應無理要求。
妄想通過霸權重新洗牌
從上一任期就可以看出,特朗普習慣關稅當成“多功能武器”,既是外交談判的籌碼,又是推動“制造業回流”的利器,還是政府的“創收密碼”。這次同樣如此,用霸權思維,展現出一幅撒潑的嘴臉,讓大家無條件服從自己的要求,簡單粗暴,理想很豐滿。
但很可惜,這一切能成立的前提是,全世界還吃不吃這一套,事實相反,多國及國際組織已經明確表態:反擊!可以預想得到,全球貿易摩擦的烈度將大幅升級。通過霸權思維就想割全球韭菜的計劃,大概率是要流產了。
所謂的“制造業回流”“發展工業”
美國當下的財政壓力的核心原因,是財政支出遠遠大于財政收入。面對這個問題,通過簡單粗暴的加征關稅,完全沒辦法提升多少收入,反而增加了民眾生活成本和負擔。
而對于美國對世界工業的設想藍圖里,美國是站在最頂端,壟斷著產品開發和專利護城河,不需要規劃制造業,其他發展中國家應該充當“生產工具人”角色,美國在上游用更少的投入來獲得貿易鏈條中更高的利潤。但是隨著各國工業技術升級,制造業體系完善的國家同時具備了獨立的開發能力,并且對美國的壟斷地位發起正常競爭。美國就會有一種大家都在威脅自己的錯覺,世界各國都覺得美國是在霸凌,但是他們卻覺得自己在保護自己,和現實嚴重脫軌,必將孤立自己。
以上就是關于此處T86取消政策的分享,看完之后,你覺得是該迎難而上,還是果斷退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來源:老麥說跨)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