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藍海億觀
近日,亞馬遜推出了新的AI購物功能(機制)——Interests(興趣)。通過該功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定制”自己的購物頁面,一千個購物者,可以看到一千個頁面(千人千面),甚至可以實現,一個購物者看到一千個頁面(一人千面)。
“千人千面”乃至“一人千面”的實現,或將重構亞馬遜的流量格局,賣家的運營邏輯,也將發生變化。
搜索框“人找貨”的模式,是亞馬遜的基本盤,而Interests則是其在“貨找人”模式(AI興趣推薦)的一個重要嘗試。【2025亞馬遜品類增長峰會·東莞專場將在4月15日舉行,前沿主題、官方披露、實戰案例、未來趨勢,諸多精彩現場分享,點擊報名】
目前,Interests僅向美國的部分用戶開放,未來一段時間將向更大范圍的用戶開放。
用戶打開亞馬遜購物App,點開“我”,再點擊“Interests”按鈕,就可以輸入信息,“定制”自己的購物頁面。
例如,一個用戶要購買“咖啡工具”和“戶外裝備”,可以輸入“手沖咖啡愛好者的沖泡工具和配件”“戶外運動愛好者的裝備”等。
不過,這些描述過于籠統,無法讓nterests篩選出非常符合用戶細分需求的商品,因此,用戶還可以輸入較長的提示(prompt),以進一步“定制”自己的購物頁面。
例如,一個用戶正在給家里搞裝飾,其想要的裝飾風格,比較復雜,他可以寫一段很長的提示,讓Interests幫他找到對應的裝飾品,比如,可以輸入一個這樣的長提示:“家里正在裝修,我在尋找墻壁藝術裝飾品,風格必須是抽象或現代的,由黑色金屬制成(不要帆布),可能是幾何風格的極簡主義作品,能彰顯個性的工業風格裝飾,切記,不要太傳統。”
用戶如果同時有N個需求,就可以同時輸入N個提示。
在用戶創建了“購物提示”之后,系統會自動“保存”,接著,Interests就會在后臺持續運行,開足馬力地為用戶篩選、匹配其“感興趣”的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該“匹配”和“推薦”過程,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Interest推薦了一輪商品之后,如果某一天某一個賣家又上架了一個新商品,該商品又非常符合用戶之前“定制”的需求,此時,Interests就會通知該用戶,又一個新商品“到貨”了。此外,相關商品有打折優惠活動、缺貨補貨等情況等,Interests也會及時通知到用戶。
Interests 依托于大型語言模型 (LLM),將用戶的“日常語言”,“翻譯”成傳統搜索引擎可以理解并處理的“查詢指令”(queries),最后轉化成“商品推薦”。
總體而言,Interests與我們熟悉的“千人千面”個性化推薦,有一定的區別。
傳統電商的“千人千面”有一定的弊端,算法根據用戶的瀏覽、搜索、購買等行為數據,描繪出用戶畫像,然后推送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商品。然而,算法容易陷入信息繭房之中,推薦的內容過于單一化和片面化,容易讓用戶產生審美疲勞,降低購物體驗。
Interests不僅會抓取用戶的歷史軌跡,最重要的是讓用戶直接參與進來,自己提出需求,自己定制購物頁面,最關鍵的是,Interests基于亞馬遜AI算法COSMO,更加擅長于透視和挖掘用戶意圖(intent),從這個角度上講,比傳統的“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推薦,Interests可能會更懂用戶的需求。
亞馬遜消費者使用了Interests之后,一千個人,可能會看到一千個頁面(甚至是“一人千面”)。
例如,同樣買印花裙的消費者,有人要清新淺色系,有人要熱帶明艷系,有人要A字裙,有人要H型直筒裙,最關鍵的是,消費者往往會自由組合各種屬性,形成一個非常個性化的需求,比如一個消費者要“清新淺色系+U領+中長款+文藝抽象風+H型裙……”,然后向Interests下達指令,就形成了非常個性化的推薦結果。
這些推薦商品,將出現在兩個頁面上,一個是用戶的Interests頁面,另一個是亞馬遜App主頁信息流頁面(Homepage feed)。
當定制“千人千面”主頁的用戶達到了一定規模,亞馬遜的流量格局不可避免地發生改變:爆款標品的無法繼續“獨大”,無法持續把持最大份額的流量,而更多滿足消費者細分需求的小眾化、垂直化商品,將會被Interest推薦,得以從萬千SKU的重圍中冒出頭來,從而分到更多的流量。
接下來,站在消費者(買家)細分需求的視角,去開發產品、優化產品鏈接的賣家,將獲得Interest青睞,并分到更多流量。
當然,話說回來,亞馬遜不僅是一個電商公司,更是一個超級廣告公司,無論事情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亞馬遜生態中最大塊的流量,還是會一如既往地會分給各類廣告鏈接(SP廣告、SB廣告、SBV廣告、SP廣告等)。因此,Interests的推出,將主要影響到的是自然流量的分配格局。
當然,無論是亞馬遜的語音購物助手Alexa,還是AI購物助手Rufus,包括現在推出的Interests,它們的用戶規模不會在短時間內迅速達到很大的規模,但隨著亞馬遜持續“教育”消費者,這些新工具對流量格局的重塑作用,將會越來越大。
全面擁抱AI電商,是亞馬遜的必然之選。
無論是AI購物助手魯弗斯(Rufus)、AI購物指南、AI評論摘要、AI生成的產品信息,還是現在推出Interests,都是亞馬遜在AI電商領域的持續嘗試。
這些嘗試,一是為了服務好用戶,讓用戶在第一時間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一買就對,買完即走,以實現良好的購物體驗,這是亞馬遜對其“顧客第一”的原則的持續踐行;
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來看,亞馬遜不得不加快擁抱AI電商的步伐。近年來,Temu、SHEIN、TikTok等新興平臺對其形成了合圍之勢,尤其是Temu以超級低價的爆款標品,迅速占據消費者的心智,奪走了大量用戶,一躍成為北美僅次于亞馬遜的第二大電商平臺。
在這一重大危機之下,亞馬遜用AI推進“個性化購物體驗”,讓消費者通過Rufus和Interests等AI工具,迅速找到心儀的個性化產品,與爆款標品為主導的Temu生態形成差異化,達到挖深、挖寬護城河的目的。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