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上臺,再加上各州財政的入不敷出,從聯邦到州都逐漸收緊了合規方面的要求。對于出海的賣家而言,在美國進行本地化的經營,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本地化的過程中,招聘美國本地的員工,無疑是本地化過程中的關鍵一環。
但在美國招聘員工,賣家將面臨一系列與稅收相關的責任。
責任一:收集和維護員工記錄
保存記錄應該是公司的首要任務,因為美國國稅局IRS和其他政府機構隨時可能會查詢公司的記錄。而記錄員工信息,主要是用W-4表格收集員工最新的個人信息,以正確收集和支付聯邦和州稅所需的數據。公司必須在雇傭員工期間,妥善保存這些雇傭記錄,并確保這些記錄在IRS要求提供時,可以隨時提供。
責任二:確認員工有資格在美國合法工作
聯邦法律規定,每位開始新工作的員工,必須填寫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的I-9表格《就業資格驗證表》。公司可以在線獲取該表格。
責任三:獲取每個員工的社會安全號碼SSN
根據美國稅法規定,公司在為員工申報W-2表時,必須準確收集并填寫每位員工的法定姓名及SSN。需特別注意的是:個人納稅人識別號ITIN不可替代SSN用于員工身份認證或雇傭關系。ITIN僅適用于兩類人群——一是未取得美國合法工作資格的外籍居民/非居民,二是因其他稅務申報需求(如投資收入報稅、申請稅收協定優惠等)需要獨立稅號的主體。例如,持留學生簽證(F-1)在校內打工的學生、持商務簽證(B-1/B-2)的短期訪客等非工作簽證持有者,依法不得使用ITIN進行雇傭登記。若公司誤用ITIN代替SSN,可能被IRS認定為雇傭身份文件不完整,導致稅務申報無效或面臨處罰。
責任四:收集W-4用于預扣稅
公司需通過W-4表,完成員工所得稅代扣義務。新員工入職時,必須填寫并提交W-4表格,公司應依據表格中注明的申報狀態(單身、已婚等)、收入水平、受撫養人數量以及薪酬支付周期(周薪、半月薪或月薪),計算聯邦預扣稅額。若員工未主動提供完整表格,則默認執行全額預扣。對于非居民外國人,需根據其稅務身份,執行特殊預扣規則,部分情況下需適用稅收協定稅率或額外預扣比例。州法律同樣要求代扣所得稅,公司須同步遵循各州具體稅率標準。此外,當員工經歷婚姻狀況變更或收入結構重大調整時,應要求其重新提交W-4以確保預扣準確性。不合規的操作,可能會導致IRS的罰款及州稅務稽查。
責任五:代員工預扣FICA稅
FICA稅,全稱社會保障與醫療保險稅(Federal Insurance Contributions Act),可以理解為美國版的「五險一金」。和國內類似,FICA稅也是由雇主和雇員按比例出資。作為雇主,公司有義務提前扣除員工在FICA稅中應繳納的份額。一般來說,只要是為公司全職工作的員工,都需要繳納FICA稅,無論員工年齡大小,又或是他們是否已經開始領取社會保障福利。即使員工參與退休金供款計劃(比如401k),導致應稅工資減少,員工的部分收入仍需繳納FICA稅。需要注意的是,FICA稅中的社會保障稅部分,是有設置年度應稅上限的;而醫療保險稅則針對全部薪資征收,無收入上限。
責任六:別忘記FUTA稅
聯邦失業保險稅(FUTA)是公司承擔的一項稅負,所有資金都由公司出資,員工無需承擔。根據規定,公司需按員工年度內前7,000美元薪資的6%計算FUTA稅款,但若已向州失業保障體系(SUTA)繳稅,可享受最高5.4%的聯邦稅收抵免,實際聯邦稅率最低可降至0.6%。稅款需按季度申報繳納,截止日期為每季度結束后首個月份的最后一天(如第一季度稅款需在4月30日前繳納),若遇周末或法定節假日可順延至下一工作日。逾期繳納將產生每月0.5%的滯納金及罰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員工全年薪資未達7,000美元,公司仍需按實際支付金額計稅。此外,FUTA稅僅針對工資性收入,不包含員工福利或報銷款項。
(來源:艾凡咨詢公眾號)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