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德國客戶提出的6個月延期付款請求,企業需全面評估客戶信用、合同條款、自身資金狀況以及市場關系,最好是調取一份企業信用報告,輔助決策。
出口商:江蘇某公司
進口商:德國某公司
案例背景
在2024年9月,江蘇的一家公司與德國的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高達380萬美元的光伏設備出口合同。雙方約定,德國公司預付30%,尾款OA90天支付。在貨物順利抵達漢堡港90天后,江蘇公司詢問尾款支付問題時,德國公司卻突然以“俄烏沖突致使歐洲能源市場動蕩,自身資金周轉陷入困境”為由,拒絕支付貨款,并且提出將付款期限延期6個月的要求。
此時,江蘇公司自身也面臨著資金壓力,由于正在開辟新業務,急需這筆貨款來緩解資金周轉的緊張局面。為了維持與客戶的合作關系而等待6個月?還是果斷開啟催收程序?在這一艱難抉擇之下,江蘇公司找到了Harry,緊急調取了德國公司的企業信用報告。
信用報告揭示風險
經過深入調查,出具的報告揭示了德國公司存在的多重隱性風險:
01、財務狀況惡化
德國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已經超過了80%,而光伏行業警戒線常在60%附近浮動。其 2024 年的凈利潤同比大幅下跌,暴跌幅度達到152%,這些跡象均表明其財務狀況已岌岌可危。
02、行業政策風險
2024 年,德國政府削減了光伏補貼,這直接導致整個行業的利潤率被壓縮至3%-5%。此外,受俄烏沖突的影響,歐洲能源價格波動異常劇烈,而德國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在抵御風險方面能力較弱,這進一步加劇了其經營風險。
03、訴訟記錄不良
在過去的2年里,德國公司涉及2起與供應商的貨款糾紛案件。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存在2筆價值約200萬歐元的動產抵押登記,抵押物為倉庫設備,這顯示出其在資金方面的緊張以及潛在的債務風險。
04、股東關聯風險
德國公司的控股股東名下的另一家物流公司,在2024年11月已經申請破產。這種股東層面的關聯風險,無疑也給德國公司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案件結果
從報告結果可以清晰地看出,德國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極為嚴峻。其提出的延期 6 個月付款的承諾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繼續等待,隨著對方情況的進一步惡化,欠款拖延的時間越長,江蘇公司挽回損失的可能性就會變得越來越小。
好在雙方簽訂的合同中約定了“物權保留條款”,因此,Harry建議江蘇公司應盡早采取行動追收貨款。江蘇公司接受了建議,已依據合同條款,將貨物凍結、及時止損,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追償中。
應對建議
01、交易前·信用篩查與動態監測
?根據國際信用保險協會 2025 年發布的報告顯示,那些建立了完善信用報告機制的企業,其壞賬率能夠降低 67%。此外,歐盟法院在 2024 年的判例中明確確認,信用報告中的行業風險提示可以作為 “不可抗力” 抗辯的反駁證據。
?建議外貿企業在進行交易前,務必仔細甄別交易對方的信息,通過多種渠道全面了解對方的資信狀況。其中,調取對方的企業信用報告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在面對新客戶時,進行交易前的風險篩查尤為重要,這樣可以提前過濾掉可能存在的詐騙風險。在篩查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對方的財務健康度、司法訴訟記錄、法人股東變化等關鍵指標。
?對于存量客戶,也不能掉以輕心。應定期對其進行信用評級的更新,設定合理的風險閾值。一旦發現客戶的信用狀況觸及風險閾值,要及時調整交易方式,以降低潛在的風險。
02、持續關注·行業國別政策風險
?外貿企業應密切關注追蹤目標市場國家的行業政策動態。以光伏行業為例,要關注各國對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調整、環保標準的更新以及進出口關稅的變化等。就德國市場而言,2024 年削減光伏補貼這一政策變動,極大影響了行業利潤空間,對相關企業經營沖擊明顯。企業需提前預判這類政策變化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如客戶經營成本上升、支付能力下降等風險。
?當發現某國政策調整將對自身出口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應提前調整業務布局,如開拓新的市場、優化產品結構以適應不同市場政策要求,或與客戶協商調整交易條款,降低政策變動帶來的風險。
(來源:外貿風控-Harry)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