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做好美國公司合規,光重視稅務問題還不夠。
就和國內的公司也要進行工商年檢一樣,美國公司同樣要在注冊州,按照州規定的頻率,
定期向州報告自己目前公司的情況——
即使是進行了州外注冊的公司,也不例外。
01 美國公司年審,主要「審」什么?
年審,又稱年度報告,指的是美國法定商業實體,必須在其成立州,以及進行過州外注冊的州,定時提交的信息報告。
這些「法定的商業實體」,包括了C公司、有限責任公司LLC、合伙企業、非營利組織,等等。
而年審的目的,也主要是向公眾和政府機構提供有關公司地址和現狀的最新信息,包括公司注冊代理人、董事和高管的詳細信息。
每個州要求的年審頻率會不太一樣,有些可能是每年提交一次,有些則僅需2年一交。
作為公司合規重要的一環,無論賣家的公司類型如何,公司都有義務按時提交年審,以維持州內的良好信譽。
不進行年審,輕則罰款,重則觸發行政撤銷。
一般情況下,年審需要公司主動報告下列信息——
- 公司的法定名稱
- 公司成立日期
- 公司注冊所在州或州外注冊情況
- 公司在州內的主要辦公地址
- 注冊代理人姓名
- 注冊代理人辦公地址
-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經理、成員或合伙人的姓名及辦公地址
此外,根據州的不同,一些州的年審,可能還會要求公司提供關于授權股本的相關信息。
有些賣家可能會疑惑:
我的注冊地在A州,同時在B州和C州都有業務,也在B州和C州進行了州外注冊,那我需要在B州和C州進行年審嗎?
答案是需要。
進行了州外注冊以后,公司的合規義務就和州內的公司沒什么區別了。
因此,賣家同樣要遵守州外注冊州的年審要求。
02 年審時的常見錯誤
除了錯過截止日期外,還有一些常見錯誤,會導致州政府退回賣家提交的年審,導致給公司在州政府處的記錄留下問題。
第1,錢沒算對。
有些州要求公司在提交年審時,要按公司在注冊時授權股本(也就是公司注冊時定的總股份)來交年審費用,或者是交固定費用。
如果算錯了,導致交的錢不夠,年審也會被州政府打回來。
第2,年審內的信息不完整。
像是有信息遺漏,或是錯誤的拼寫等等,都會導致公司不得不再次修改年審報告。
第3,沒有簽名,或是簽名的人沒資格簽署年審報告
在年審報告底部,必須由公司在州政府處登記過的人(如CEO、CFO、注冊代理人等)進行簽名,年審才有效力。
同時,簽名的日期也不能寫錯,如果把2024年寫成2023或是2022,年審報告也是不會被州政府接受的。
而在年審的截止日期方面,有些州會按照公司類型劃分固定的日期,有些州則是按照公司在州的成立日來確定。
目前,很多州已經取消了年審提醒,賣家需要了解清楚注冊州和州外注冊州的所有報告頻率和報告截止日期,避免受到罰款。
(來源:艾凡咨詢公眾號)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