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逛超市,推著購物車在貨架間穿梭,顧客一眼就能通過商品標簽,知曉商品價格是多少,是不是在促銷中。
在這看似平常的場景背后,有一個極易被忽視的“幕后英雄”——商品價簽。不知從何時起,那種紙質價簽越來越少見,甚至悄然退場,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精致小巧的電子屏。
這些電子價簽整齊地排列在貨架邊緣,看似獨立存在,實則與超市后臺的運營系統、前臺的收銀終端相連,使得超市的商品價格能夠實時更新,不僅節省了人力,還減少了出錯率。
對于大型連鎖超市而言,電子價簽更是優化運營的得力助手。連鎖超市分布于各地的門店眾多,以往因地域、市場波動等因素,價格調整常常難以同步。如今,有了電子價簽,很輕松便能實現所有門店的統一定價。
在這方寸大小的電子價簽背后,隱匿著一個規模宏大、潛力無限的商業市場。Markets and Markets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電子貨架標簽市場價值為23.4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41.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2.3%。
國內已經誕生了一家行業翹楚——漢朔科技。它不僅在國內市場穩占領先高地,更是在海外疆土上開疆拓土,一路風生水起。2024年11月25日,漢朔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的IPO注冊正式生效,預估正式發行上市后的市值將達到118億元。
01 技術男造電子標簽,已融資8輪
漢朔科技的創始人侯世國,1975年生人,是一位技術出身的創業者。
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后,侯世國在華為擔任技術開發長達7年,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功底和豐富的行業經驗。之后,他又先后任職于飛杰科思和簡約納,這兩家公司的業務分別涉及PC游戲物理加速處理器以及無線通信和芯片設計。
這些經歷,讓侯世國在芯片領域和無線通信技術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他日后投身電子價簽行業埋下了伏筆。
漢朔科技的故事始于2011年。
當時侯世國在海外考察,穿梭于當地的超市之間,他的目光被一種新奇的景象牢牢吸引——電子價簽已然在貨架上普及開來。彼時國內零售業仍依賴人工調價,傳統的紙質價簽密密麻麻地占據著貨架邊緣,信息化建設近乎一片空白。
侯世國敏銳捕捉到這一痛點,電子價簽絕非一個簡單的價格顯示工具,它更是零售數字化的鑰匙。于是,在2012年,他帶領16人的團隊,在嘉興國家高新區開始了創業。2013年,漢朔科技推出了潛心研發的第一代商用電子價簽產品,隨即在2014年便啟動了出海戰略。
為什么這么早就出海?這是因為,電子價簽的主要應用場景在海外。歐美、澳大利亞、中東土耳其、亞洲日本和韓國等國家電子標簽市場滲透率為10%左右,發展相對成熟的法國滲透率已經達到30%以上。而國內滲透率只有不到10%。
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國內外零售行業下游市場有著較大差異。
中國的零售市場,仿佛是一幅錯綜復雜的商業拼圖,眾多個體經營的小商店散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盡管2011年時海外連鎖品牌在中國開設超市,就已引入了電子價簽這一新鮮事物,但這些小店受限于成本、經營習慣等諸多因素,大多仍使用著傳統的紙質價簽。
但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線下零售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尤其是超市業態整體呈現下行態勢,“關店”二字竟成了近年來國內傳統超市業態的主旋律。就連在歐洲零售市場中稱霸一方的家樂福,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也未能幸免,其中國門店已然關停99%。
海外零售行業,一方面電商滲透率沒那么高,線下消費場景依舊穩穩占據著較高比例,是消費者購物的主陣地。另一方面,市場集中度頗高,大型連鎖零售商掌控著市場的話語權,它們憑借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廣泛的品牌影響力,在市場波動時能夠迅速調整策略,使得整個零售行業復蘇的步伐明顯加快。
更為關鍵的是,海外零售行業眼下正處于門店數字化改造的加速期,電子價簽作為數字化改造的關鍵一環,自然擁有著無比廣闊的市場需求。
從產值僅1000萬元的初創企業,到年營收逼近38億元的行業巨擘,漢朔科技僅用時12年,目前已合計推出超過40款電子價簽產品,服務了全球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客戶。
一路走來,漢朔科技備受資本市場青睞,先后獲得了8輪融資,天使輪就拿到了2200萬元人民幣,目前已披露的融資總額已經超過2億。君聯資本、經緯創投、天堂硅谷、中金資本、光速光合、華業天成、弘章投資、朗瑪峰創投、深創投等一眾知名投資機構都紛紛入局。
02 海外營收占9成,全球No.3是如何煉成的?
漢朔科技主要的營收“活水”,來自海外市場。根據招股書,自2022年以來,漢朔科技的海外營收占比就超過了93%,在2023年一度達到了95.72%。
從收入區域來看,2021年至2023年,漢朔科技來源于歐洲地區的收入占比均超過5成,分別為58.64%、64.55%、63.33%。
為什么歐洲市場在漢朔科技的營收中占比如此之高?品牌工廠了解到,早在1993年,歐洲就首次推出了電子價簽,但初期由于生產成本高昂未被廣泛推廣。隨著人力成本的持續上升,電子價簽已成為降低門店運營成本的重要措施,因此歐洲市場對電子價簽的認可度和滲透率較高。
2023年全球電子紙價簽出貨量達2.06億片,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歐洲占據主導地位,貢獻超60%的份額。
CINNO《全球電子紙價簽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23年度漢朔科技在國內電子價簽市場占有率約為62%,穩居境內行業第一。2021年至2023年,漢朔科技在電子價簽全球市場收入規模排名前三,市場份額分別是約22%、23%和28%,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放眼全球電子價簽市場,競爭硝煙彌漫。漢朔科技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法國SES、瑞典Pricer和韓國SoluM,這四家行業巨頭在全球市場共計占據約91%的份額。
漢朔科技是如何從嘉興一家16人小公司,成長為電子價簽市場的全球Top3的呢?
核心技術壁壘是關鍵。據了解,漢朔科技的部分成員來自華為海思等企業,保障了技術迭代的持續性。目前漢朔科技擁有80余項國內外專利,其中自主研發的HiLPC協議和All-Star物聯網平臺是其核心優勢。
漢朔科技擁有Stellar、Nebular、Nowa、Lumina這4大電子價簽系列產品。其中Nebular系列電子價簽產品,是漢朔科技于2020年推出的,該系列產品具備一體化的設計及高性能的電池,極大提升了電子價簽的使用壽命。
縱覽漢朔科技的業務版圖,就可以發現它主要通過綁定大客戶快速進入海外市場。2017年,漢朔科技與法國第二大零售集團歐尚集團達成獨家合作,進一步提升了歐洲市場影響力。目前,不少大型連鎖商超都是它的客戶,包括歐尚、奧樂齊(德國最大的連鎖超市)、皇家阿霍德(荷蘭最大的日用零售商)等。
漢朔科技的全球擴張策略還表現在打造地區化的團隊和健全的全球供應鏈體系上。
自2014年啟動出海戰略以來,漢朔科技陸續在法國、德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越南、日本等國家設立子公司,并建立了本地化供應鏈和售后團隊。
針對不同地區的需求,漢朔科技還推出了差異化產品。例如,2021年漢朔科技在北美發布了光能電子價簽,降低電力依賴;還曾嘗試與荷蘭客戶聯合開發了超過80個定制化解決方案,提升本地化適配能力。
漢朔科技最初的主要生產基地在中國,近年來已經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戰略部署,并提出了“在歐洲、為歐洲”的模式,試圖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靈活的全球供應鏈體系。
03 中國企業掀起全球數智化零售浪潮
漢朔科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漢朔服務的主要行業是零售業,零售業作為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是全球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將目光投向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便會發現,一場由中國企業掀起的數智化零售變革浪潮正洶涌澎湃。除了漢朔科技這樣在電子價簽領域深耕的先鋒企業,還有眾多同樣懷揣壯志的數智化零售服務商在走向海外市場。
在國內大型商超應用廣泛的多點數智,推出了英文版DMALL OS系統,為跨國零售集團提供涵蓋供應鏈、庫存、營銷、會員管理等環節的一站式數字化基建。多點還開發了AI客服、無人值守收銀、智能巡檢等工具,覆蓋出清、導購、防損等場景。目前,多點已為歐洲麥德龍、菲律賓SM集團等提供零售數字化服務,其2023年海外業務收入達1.23億元,2024年上半年增至7504萬元。
微盟旗下的海鼎科技,作為商業數智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名創優品、泡泡瑪特等出海零售品牌,迪拜溫超集團、菲律賓DIVIMART等海外零售新貴,提供了從供應商協同到面對消費者的全業務流程支持。
海鼎還針對東南亞、中東等市場開發了符合當地法規的支付系統,解決現金依賴度高和線上支付習慣差異問題。此外,海鼎與沙特電信服務商合作推出了“SuperAPP解決方案”,輸出中國小程序生態經驗。
牛信云則聚焦實體零售出海,為名創優品、蜜雪冰城等品牌提供通信服務。它支持會員運營、全渠道融合及AI驅動的客服系統,從而實現精準營銷和跨渠道服務,其WhatsApp機器人能夠提供24小時客服支持。
萬緯物流則憑借海外倉的堅實布局和數智化方案,為茶飲、餐飲、肉類等賽道企業的供應鏈出海保駕護航。依托萬緯冷鏈OTWB系統與客戶系統的深度交融協作,實現了車廂溫度全程精準可控、車輛信息全程清晰可視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奇跡,確保每一件商品在運輸途中都能保持最佳狀態,安全抵達消費者手中。
此外,還有像電子價簽這樣的智能運營工具也在出海。比如智能購物車,可以根據顧客需求提供相應的商品推薦,還能幫助消費者湊單參與促銷活動。智能顯示屏,則可以播放商品視頻、提供產品信息和促銷活動等,增強顧客的購物體驗。
多點數智、海鼎等一眾企業已然敏銳地嗅到海外市場的無限潛力,據報道,多點、海鼎都預計未來海外業務收入將超過國內,尤其在歐洲、東南亞等IT支出較高的市場。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企業出海的隊伍愈發壯大,數智化基建公司必將順勢而為,緊緊跟隨這股浪潮,在全球商業舞臺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