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家如何應對不確定性?
1.靈活切換清關模式
T11模式試跑:多家物流商已成功試跑T11(簡易報關),申報價值需低于2500美元,每票加收2.62美元處理費,適合小批量包裹。
注意事項:需提前24小時提交AMS/ACAS文件,避免鐵鋁制品,合并申報存在風險。
T01模式備用:針對高價值商品,雖關稅較高(20%-25%),但適合大宗海運結合海外倉備貨。
2.優化物流路徑與成本分擔
海外倉備貨:通過一般貿易提前備貨至美國本土倉,規避后續關稅波動,同時縮短配送時效。
海運集拼降成本:多個賣家貨物拼箱海運,降低單票關稅成本,適合低時效商品。
分擔費用機制:與物流商協商分攤報關費,或通過小幅漲價(如每單5-20美元)轉嫁成本至消費者。
3.規避政策模糊風險
避免“包中包”:集中小包裹轉運雖短期降低成本,但違反美國海關申報要求,可能觸發罰款或扣押。
預審商品資質:針對特定品類(如帶電產品、兒童玩具),提前獲取FDA、CPSC等認證,減少查驗風險。
4.提升產品附加值
品牌化轉型:從低價白牌轉向高溢價品牌,如Shein通過設計升級吸引中高端用戶,減少價格戰依賴。
優化產品結構:增加高價值品類(如智能家電、3C產品),或拓展B2B企業客戶,降低對C端低價市場的依賴。
5.布局多元市場
減少美國依賴:Temu計劃2025年將美國銷售占比從60%降至30%,轉向歐洲、中東等市場。
供應鏈區域化:在東南亞(如越南、老撾)設廠或合作,利用當地出口資質規避關稅限制。
6.強化合規與數據管理
完善申報數據庫:確保HTS編碼、原產地證明等信息的準確性,定期更新商品申報要素。
動態跟蹤政策:需及時調整發貨計劃。
短期來看,賣家需靈活調整清關模式、優化物流路徑并控制成本;長期則需通過品牌化、市場多元化及供應鏈升級構建抗風險能力。
相關文章推薦:美國eccf和cfs清關的區別,跨境賣家怎么選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跨境小師妹)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