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黎巴嫩尋呼機爆炸事件后,大家的目光似乎都投向了供應鏈上。
各種社媒也出現了多種傳言,有媒體稱“中國工廠正在通宵輪班”、“整個制造過程必須在中國境內完成”,也有媒體稱“多位受訪供應商表示來自中東的訂單沒有明顯變化”……
既然外界聲音一時一變,我們不妨看看真實數據。
筆者查了近 30 天全球范圍、中東地區獨立站電子設備投放情況:
來源:GoodsFox,全球獨立站手機與數碼商品投放榜
來源:GoodsFox,中東地區獨立站手機與數碼商品投放榜
從近一個月的主推商品上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沒有劇烈變化,未出現非即時、即刻、天翻地覆式的轉移訂單;目前來看,在中東以外的消費者,并沒有在供應鏈安全問題上產生強烈恐慌。
但在中東地區與部分發展中國家,影響確實存在。
從谷歌搜索熱度上,我們發現華為、小米、OPPO 等中國品牌搜索熱度飆升。
來源:Google Trends,“華為”在全球近30天搜索熱度
來源:Google Trends,“小米”在全球近30天搜索熱度
來源:Google Trends,“OPPO”在全球近30天搜索熱度
來源:Google Trends,“made in China”在全球近30天搜索熱度
人們在危機感驅動下,自發搜索的對象,才是他們真正信任的對象。
“許多阿拉伯國家消費者紛紛轉向中國制造的電子設備”的傳言,這一說法可能有些夸張,但并非空穴來風。
就目前來說,中國供應鏈確實有信任背書。
剩下的問題是,機會在哪里?
由于這一變化是建立在“通訊設備爆炸”事件上的,基于敘事經濟學的研究思路,我們可以延展其范疇:
使用時貼近肉身的電子設備,如:手機/E-bike/運動相機……
保持長期可穿戴的智能設備:耳機/手環/手表……
體積較大的泛大家電:家用電器/冰箱/洗衣機……
這些類目,有極大概率受恐慌影響。
在這些類目中,目前有哪些生意存在,值得去了解?
第一條路——代工生產,有不少企業已經走通了。
如印度頭部智能手表品牌 Fire-Boltt,正是背靠于中國供應鏈。極致的產業鏈和生產規模,讓中國成為許多國際品牌的產源地。即使 Fire-Boltt 計劃減少對中國進口的依賴,但其產品一般的關鍵零部件,如顯示屏、PCB、芯片和電池等仍無法自主研發、生產。
來源:Fire-Boltt
第二條路——自主品牌出海,關鍵要會“敘事營銷”。
國內電動自行車還在卷顏值、卷智能、卷續航、卷你死我活,Buybestgear 已經在歐洲大陸開拓了自己的商業版圖。
與國內的電動車設計偏向不同,Buybestgear 的產品設計更符合歐洲市場對 E-bike (電動自行車)的定義,保留自行車的外形設計,強調環保和健康。
“一輛電動自行車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是對環境保護的有力支撐”,這是 Buybestgear 傳遞的品牌價值。
來源:Buybestgear
更有趣的是,Buybestgear 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僅用一張圖,就能讓消費者買單。
來源:GoodsFox
背后的套路,其實是 Buybestgear 的營銷策略,利用用戶故事的二創和傳播。
他們在獨立站和社交媒體上搭建了用戶互動平臺,用 UGC (用戶原創內容)讓消費者成為品牌故事的傳播者。直觀的視覺傳達和真實的故事內容,讓消費者不再只是購買一輛車,而是認同 Buybestgear 所倡導的生活態度。
“別賣產品,要賣故事。”
來源:Facebook & Buybestgear
“敘事”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無關于你身處何方,也無關于你持有何種立場。911事件發生后,全球機場都大幅加強了安檢措施,登機時間大幅延長。包括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脫鞋檢查、全身掃描儀、不能攜帶液體等規定,其實都是在那次震驚全球的恐怖襲擊后才有的。
又如2016年的三星 Galaxy Note 7 電池爆炸事件,在全球范圍內引發“電子產品是否安全”的討論,甚至改變了市場格局。
一起事件,一篇新聞,就能蒸發數百億美元。在現實世界里,我們不可能做到拋開敘事分析商業。
爆炸事件會強化消費者對電子設備安全性的關注,即使你現在可能不再聽聞黎巴嫩爆炸的新聞資訊,熱度已然過去,但它的影響已經融入了你的生活。
正如今天,你在機場安檢口消耗那一個小時的時候,不會聯想到雙子塔上那一場災難——它只是沉默地改變了一切,當然,也包括你的生意。
在敘事經濟的影響下,消費電子市場或將洗牌。
作者:勇士 & Erin
編輯:燕尾
(來源:跨境Ads_阿泰)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