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增長工場
作者:曉鵬
賣鍋,能講出什么有吸引力的故事?
10月2日,杭州的卡羅特在香港上市了,卡羅特的主業是賣廚具,炒鍋、小奶鍋、鍋鏟等等,支撐起IPO故事的是其把廚具賣到美國、日本、意大利、菲律賓等19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一年賣出十幾億的能力。
2023年,卡羅特收入15.8億元,凈利潤2.4億元。
從今年三月遞交招股書到完成上市只用了半年時間,在公開發行中,卡羅特每股定價5.78港元,IPO吸引了1347.27倍的超額認購,可見市場的熱情。
上市沒幾日,卡羅特股價就經歷了大幅震蕩,最高股價沖到10.88港元,最低跌到了5.98港元,也顯示出了市場對其擔憂的一面。
不管怎么說,卡羅特都是品牌出海比較成功的樣本。那么,傳統行業能講出什么故事?廚具這種功能性的產品怎么玩出新花樣?出海并不算早的卡特羅,怎么借助電商平臺賣爆產品的?
01 從代工到自有品牌功能性的廚具怎么玩出新花樣?
創立初期,卡羅特是一家鍋具制造廠,也是浙江永康當地許許多多的外貿工廠中的一個,主要為海外品牌提供貼牌代工服務。
卡羅特的實控人是一對85后夫妻,章國棟與呂伊利,兩人算是廠二代。章國棟的父親與呂伊利的母親正是卡羅特的初始股東。
兩個廠二代去了澳洲的同一所大學留學,一個學市場,一個學會計,2011年學成未來之后,相繼進入卡羅特。
一代創業、二代聯姻。呂伊利與章國棟分別在2013年和2019年從上一輩那里接手了股權,卡羅特正式變成了夫妻店。
一直以來,代工就是利潤微薄的活計,大頭都被品牌、零售商賺了,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差。
2013年,卡羅特從單純的代工(OEM)轉向ODM(原始設計制造商),既給別人生產,也自己設計開發新品,2016年,又成立了自有品牌是卡羅特(CAROTE),并且在天貓開了網店。到2023年,卡羅特的87%的收入是品牌業務帶來的,其余的是ODM業務。
從代工到自有品牌,從To B到To C,卡羅特從幕后走到了臺前,但路卻沒那么順利。當時淘寶天貓上,廚具品牌眾多,且不乏名號響的品牌,卡羅特沒有太多競爭力。
2017年,卡羅特入駐亞馬遜,開始了品牌出海之路。2018年,卡羅特通過Lazada進軍東南亞市場,章國棟曾表示,錯過了淘寶的機會,不想再錯過線上開荒階段的東南亞了,2019年,卡羅特又進軍日本市場,到現在,通過電商平臺把廚具賣到了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
廚具這個品類,一直以來都是以功能性為主,很多方面都被忽視了,比如丑、笨重,再加上復購率不高,創新的動力就不足。
卡羅特的突破方向也是在功能性和顏值上。
功能性方面,比如“不粘”,卡羅特憑借一款平底不粘鍋,位列“skillet”(煮鍋、長柄平底煎鍋)細分類目的第一名。
功能性也要考慮地區差異,比如日本的廚房比較小,卡羅特就研發可拆卸手柄的鍋,更容易儲存。
對顏值的重視被寫進了招股書里:我們認為,對美學的重視是我們產品廣泛流行的關鍵因素。
創新的結果需要通過市場的檢驗,卡羅特采取的是多SKU策略,快速試錯,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卡羅特分別推出了520個、1305個、1374個和361個自有品牌產品。
以往,我們煎炸煮燉可能只需要一兩口鍋,現在的鍋,比如單人鍋、湯鍋、空氣炸鍋等等功能更加專一,再加上新的高顏值產品不斷推出,消費者的購買頻次也會提升,耐消品快變成快消品了。
02 重供應鏈管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快速試錯,需要強大的供應鏈能力,這也是卡羅特最看重的,在招股書中多次提及。
按照職能劃分,截至2024年3月底,卡羅特的180名員工中,有70名在供應鏈管理團隊,占比接近40%。
2016年,在ODM業務上,卡羅特就啟動了與外包制造商的合作,積累了經驗之后,2022年,卡羅特轉向了完全外包業務模式,與500家供應商合作,連原料涂料制造和運營環節的網店運營都是采用外包模式,物流就更不用說了,完完全全的輕資產模式。
一款自有品牌產品的上線,大概會經過這樣幾個步驟:市場分析、項目啟動、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和市場引進。
招股書顯示,在無需開發新模具的情況下,前四個階段可以在30天內完成。
產品上架后初期,卡羅特會密切監控銷售成績,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包括調整市場策略等。
除了主要產品系列,會和兩到三家制造商長期合作,卡羅特并沒有與任何商家簽訂長期合約,也不會直接下大規模的訂單,而是先小訂單試水,然后根據需求預測以及市場反應,及時調整產能,利用浙江永康的當地制造能力,靈活分配訂單。
這種小單快反的模式,讓卡羅特被視為廚具界里的Zara、Shein。
多次少量采購的模式,能讓存貨更好地匹配銷售節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即:既不占用大量的資金,也不會供貨太慢,還能降低存貨減值的風險。
卡羅特整體的存貨周轉期在20天到40天,賣刀具的張小泉存貨周轉天數在100天以上,小家電的代表小熊電器在七八十天左右,蘇泊爾周轉較快,但也在40天以上。
供應鏈的柔性保證了創新落地的速度,除了速度,創新的勝率也需要有保障。
在市場分析階段,卡羅特的運營團隊會做市場調研、監控和分析客戶數據,收集有價值的客戶反饋,并提供產品設計見解。
比如在深耕的美國地區,卡羅特捕捉到了為應對經濟增速放緩,美國人民消費降級、眼光更加挑剔的信號,應對方式是調整了產品銷售策略,多賣銷售套裝而非單品。
03 品牌力待加強
完全的輕資產模式一方面能迅速打開市場,另一面就是可控性。
卡羅特的不可控性、不確定性就在于依賴第三方電商平臺和第三方供應商。比如在小紅書上, 有很多用戶發帖吐槽卡洛特的產品使用體驗不好、短時間使用就出現質量問題、品控差等問題。
卡羅特97%以上的業績由線上帶來,其中2023年達到了99.5%,在線上銷售模式中,卡羅特并沒有提及自己的DTC網站帶來多少收入。在國內主要通過天貓、京東和抖音銷售,賣往國外的則通過亞馬遜、沃爾瑪、lazada、shopee、樂天等電商平臺完成。
美國是卡羅特深耕業務的地區,也是近幾年帶來業績大幅增長的地區,品牌業務收入從2021年的4660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7.4億元。
美國地區也是DTC獨立網站生存得比較好的地區,既然沒能通過DTC獨立網站創造高業績,卡羅特就要給亞馬遜等電商平臺持續地交過路費。
2023年,卡羅特交的電商平臺傭金為1.67億元,比2021年增加了4倍多,同期品牌業務的收入增長不到4倍。2024年第一季度,卡羅特的電商傭金支出同比增長149%,品牌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3%。
卡羅特這樣知名度的品牌與電商平臺相比屬于弱勢,不具有話語權,比如亞馬遜要提高傭金率時,卡羅特這樣的品牌是很難說“不”的,所以會出現電商平臺傭金支出增速比收入增速快。
卡羅特也深諳營銷之道,與多個網紅、MCN進行了合作,比如東方甄選、交個朋友等,在tiktok上,也是如此。
對顏值和供應鏈管理的重視讓卡羅特賺了個時間差,但未來,高SKU帶來的邊際收益可能會下滑,因為“高顏值”已經不再是“秘籍”,給產品加顏值buff的策略必定會引得越來越多的效仿,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在行業增量有限的背景下。
按照預測,全球廚具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到2028年年復合增長率只有2.4%。
為了避免陷入價格戰,卡羅特的創新需要具有持續性。
而羅特有75%以上的人員配置到了營運和供應鏈團隊上,產品設計和開發上只放置了9個人,占團隊人數的5%。
如果研發后勁兒不足,品牌力無法進一步提升,高SKU、重渠道、強推介的打法還能有效多久,就具有不確定性了。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