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智象出海
作者:王瑋
海瀾之家正在東南亞悶聲干大事。
截至今年上半年,海瀾之家在東南亞已經開出約60家門店,覆蓋了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菲律賓等國家。
據海瀾之家2024半年報,今年上半年,海瀾之家海外業務跑贏了公司營收大盤,海外門店數達68家,營收1.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5.44%。
8月29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海瀾之家提問:集團對于海外業務開展比如說非洲有沒有戰略計劃?
海瀾之家的回答是:公司積極推動品牌出海,在深耕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新加坡等成熟市場的同時,根據品牌海外發展戰略布局,擴大海外市場版圖,上半年成功進駐馬爾代夫、肯尼亞等海外市場,下半年,公司計劃在中亞、中東等其他新市場布局落地,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看來海瀾之家的目標是,先成為東南亞人民的衣柜,再成為全世界朋友的衣柜。
在A股上市3年后,海瀾之家就開始了出海之路。2017年,海瀾之家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出第一家海外門店,后鋪向泰國、新加坡、越南等東南亞國家。2019年時,海瀾之家已在東南亞擁有近40家海外門店,今年,這一數字上升至60。
可以通過一組數據看一下近幾年海瀾之家海外業務的發展情況:
2017年,海瀾之家在海外開設了6家門店,海外市場銷售額為616.8萬元,占當年營收的0.03%;到2018年底時,海瀾之家僅在馬來西亞市場就已開出了21家門店,海外市場營收占總營收的0.3%。
2019年,海瀾之家海外營收為1.31億元,較上年增長133.14%。
2021年,海瀾之家的海外營收為8621萬元,占公司總營收的0.44%。
2022年,海瀾之家的海外營收達2.19億元,同比增長154.10%。海瀾之家表示,海外市場未來或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引擎。
2023年,海瀾之家的海外營收達2.72億元,同比增長了23.98%。
今年上半年,海瀾之家的海外營收為1.61億元,不出意外,2024全年,海瀾之家的海外營收應該會超過2023年。
而2017至2023年,海瀾之家海外市場的毛利率分別為:56.8%、65.6%、61.2%、57.6%、60.8%、66.3%、68.9%,對比來看,國內的毛利率徘徊在40%左右。
看起來,海外這盤蛋糕,還是很誘人。
2017年,海瀾之家海外業務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百分比為0.03%,2023年這一數據為1.3%,2024年上半年,這一數據上升至1.42%,非常緩慢地爬坡。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說明海外市場還有挖掘的潛力,尤其在國內市場越來越卷的情況下。
據中金公司的數據,東南亞鞋服市場規模約占全球市場的3%,為僅次于大中華區和印度的亞洲第三大市場,其主要6國2023年市場規模合計487.47億美元,而目前國際鞋服頭部品牌在東南亞銷售規模為40-130億元。此外,2013-2023年,東南亞鞋服市場規模復合年均增長率約為全球市場翻倍以上增速,歐睿預計未來5年東南亞各國仍保持7-10%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遠高于大中華區的3.7%。中國品牌可挖掘的空間不小。
據《21世紀商業評論》的報道,目前,海瀾之家的海外業務,由二代周立宸親自決策和布局。而早在2017年,海瀾之家創始人周建平就制定了國際化路線,分為三步走:扎根東南亞、輻射亞太、著眼全球。
在東南亞做了7年,東南亞的開店模式已經給海瀾之家出海打出了一個樣板。
國金證券2024年7月發布了一份調研實錄,走訪了以吉隆坡為代表的東南亞核心城市商圈,及以海瀾之家(HLA)為代表的中國品牌門店。
海瀾之家在東南亞布局了4種門店,HLA concept、HLA 男裝單體店、EICHITOO 愛居兔女裝單體店、HLA lifestyle,HLA lifestyle即海瀾優選店,主要銷售雜貨、潮玩等品類,基本走的都是中高端路線,面積大的400平米以上,小的也有100平米,產品定價高于國內。
東南亞國家的鞋服消費以線下渠道為主,2023年東南亞6國合計占比75%。在渠道選擇上,海瀾之家偏好核心商圈優勢位置,比如吉隆坡 TRX 門店、sunway 門店等均處于優衣庫對面、商場入口或地鐵入口旁,海瀾之家門店所在的泰國曼谷Central World、Siam Paragon,越南胡志明Vincom Center、河內Lotte Center,新加坡Orchard Road、VivoCity,菲律賓馬尼拉的SM Fairview City Mall和Robinson Manila Place等,都屬于繁華商業區或大型購物中心。
海瀾之家也沒有在東南亞找經銷商,而是選擇全直營。作為一家海外品牌,在沒有大經銷商的情況下,與商場談判時其實話語權較弱,但國金證券的研報中提到,海瀾之家在東南亞華人圈層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比較高,品牌力強,可以用較低的門店成本拿到較好的位置。這使得海瀾之家在東南亞的門店租售比保持在較低水平,遠低于國內,海外店效為236.76萬元人民幣,高于國內的直營店效147.19萬元。
國金證券的數據顯示,海瀾之家在東南亞的門店都已實現盈利。
最近幾年,你可能在迪拜Hills Mall看到森馬旗下童裝品牌balabala的門店,也可能在新加坡樟宜機場看到UR的品牌旗艦店,除了海瀾之家,森馬、UR、安踏、李寧、波司登等傳統服裝品牌,都在出海。
中國傳統服裝品牌出海,其實可以追溯至2004年。2004-2012年,以體育服裝品牌為代表的傳統服裝品牌,開啟了出海之路。
李寧應該是最早開啟出海的傳統服飾品牌。1999年,李寧就提出了品牌國際化的戰略,2000年,李寧在西班牙、希臘、法國等9個歐洲國家拓展了特許經銷商。
2008年-2010年,李寧在西班牙、新加坡和美國開出了門店。據相關數據,2010年,李寧鞋服在西班牙的銷售額超過600萬歐元,經銷網點達500多家。2009年,李寧趁著奧運東風,啟動了第二次國家化戰略,定下了2018年躋身世界五大體育用品品牌、20%收入來自海外的目標。
同一時期,安踏也通過海外分銷商在東南亞、東歐地區開設了20家零售店和100家專柜。
此外,以純和波司登也分別在2010和2012年開始出海,前者進入了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后者進入了英國、美國。
2013年至2018年,東南亞成為中國傳統服裝品牌出海的重要區域,這一時期,李寧、安踏、361度、森馬等都加大了布局力度,海瀾之家也在這個階段進入東南亞。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從2012年開始,傳統服裝品牌在國內被電商和歐美快時尚品牌如ZARA、H&M等擠壓了生存空間,出海是尋找另一增長點的必行之路。
除了開店,從2016年開始涌現的投資收購潮,也是傳統服裝品牌在國際上打響名聲、拓展營收邊界的手段之一。
比如安踏收購了FILA 、KOLON,歌力思收購了LAURèL、Self-Portrait和IRO,比音勒芬收購了Cerruti。
據聯合國工業計劃署統計,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 3%,產品卻占全球市場的40%以上,銷售額更占據了全球50%左右。而對國際服裝大牌來說,與本土營收相比,海外營收占比向來都是大頭。2023年,優衣庫的海外市場營收占比超過了50% ;ZARA西班牙以外的營收占比為72.6%;H&M瑞典以外的營收占比為87.3%。
但目前來看,海外營收在老牌服飾企業的營收大盤中,所占比例仍然很低。
2%似乎是一條分界線。
2019年,李寧海外市場收入為2.64億元,占總收入的1.9%;2020年,李寧海外市場收入為2.2億元,占總收入的1.5%。而在2009年,李寧定下的目標是:20%的收入來自海外。顯然,李寧離這個目標還遠。
安踏的海外營收占總營收的占比并未披露,但2024年,安踏品牌CEO徐陽曾表示“以前安踏的海外市場不到1%”。
2023年,森馬及巴拉巴拉兩個品牌已在海外擁有70家門店,但森馬的境外業務收入僅4394萬元,占營收比重僅0.32%。
而海瀾之家的海外營收占比,也徘徊在2%以下多年。
近幾年,傳統服裝品牌出海的意愿變得更強。
安踏2021年發布了新的十年戰略——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與上個十年不同的是,安踏用“全球化”替代了“全渠道”。2022年,安踏成立了東南亞國際業務部,在越南等地增加門店數量,并在新加坡和泰國開設首店。到2023年末,安踏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各有40家門店。2023年4月,森馬正式成立海外事業部,面向海外市場實現線上線下全域經營。海瀾之家也繼續深耕馬來西亞、越南等市場。
2024年,安踏計劃擴展東南亞、中東及歐美市場,海瀾之家計劃在中亞、中東等其他新市場布局落地,森馬的目標是在海外門店總數達到百家,出海的戰略是“布局全球,深耕亞洲,重點發展東南亞”。特步則瞄準拉美和歐洲市場。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的數據,通過近年服飾品牌海外布局和推廣,海外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國內服飾品牌上市企業海外收入占比已從2015年的5.96%提升至2023年的19.10%。
早在1994年,我國服裝生產量就位居世界第一,服裝出口也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2023年,中國服裝年產量700多億件,占全球一半以上,強大的服裝供應鏈造就了SHEIN,而未來,在這700多億的數字中,或許是時候誕生擁有中國基因的世界品牌了。
(封面圖源: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