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自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Jefferies將Temu母公司拼多多的評級從“持有”上調至“買入”,并將目標價從117美元上調至157美元后,在美國上市的拼多多股票一度暴漲。
截至2024年3月12日(美國東部時間)收盤,拼多多(PDD.US)報收于118.16美元/股,上漲5.6%。
圖片來源:百度股市通截圖
Jefferies的分析師Thomas Chong表示:“我們認為,拼多多股價已經包含了投資者對風險因素的擔憂,而且Temu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增加市場份額的潛力仍然存在。拼多多在國內市場的總商品價值(GMV)今年將實現強勁增長。”
這兩年來,拼多多的海外購物平臺Temu確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全球電商市場以“低價策略”一路高歌猛進,逼得業內“老大哥”亞馬遜頻頻出新政搶奪低價市場。
Temu被華爾街大行看好的消息,不禁讓小捷想起曾經美版拼多多Wish的隕落。
很多深耕跨境電商的賣家應該都知道wish,Wish成立于2011年,最初是一個收集和管理商品的工具,創始人是一個中國人和一個加拿大人,2013年轉型做電子商務,成為老一輩賣家心目中的跨境電商四大主流平臺之一,曾經也是高舉低價大旗,打入了歐美市場,在Temu之前,一度被稱為“海外版拼多多”。
創始人之一Szulczewski出生在普通家庭,了解北美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狀態,想要為低收入消費者提供更實惠的商品。而美國商品普遍成本太高,為了拿到便宜的貨源,另一個創始人張晟聽了華人朋友的建議,將來自中國的產品賣到美國。據統計,Wish90%以上的貨都來自于中國,其中廣東賣家就占27%,彼時,中國賣家發現海外市場一片藍海,紛紛投身跨境電商,咱們捷匯通的結算產品也是2013年這個時間段孕育而生的。
Wish一開始就主打一個“低價策略”,猛攻下沉市場,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平臺交易額就超過1個億美元,在美國成為人氣超高的購物APP。
2020年疫情來襲,廉價的產品更受到消費者追捧,Wish的全球下載量甚至超越亞馬遜,躍居榜首。此時,美國電商市場恰逢亞馬遜一家獨大,許多投資人正摩拳擦掌等待下一個新秀入場,于是當年12月,Wish在納斯達克IPO上市,以24美元發行價計算,估值約在140億美元(約1000億元人民幣),可以說是出道即巔峰。
但好景不長,Wish在短暫高光之后,市值一路下跌。
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
實際上2017年開始,Wish就持續處于虧損狀態。隨著Wish的名氣越來越大,入駐Wish的賣家也越來越多,品控變得難以保障,一些假冒偽劣產品開始引起消費者的反感,消費者不愿意買單了。而Wish平臺沒有來得及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罰款成為唯一的規范手段,一旦出現差評,商家就會被罰款。
這種“以罰代管”的方式,對于進來賺波快錢就跑的賣家沒有作用,但又傷了想深耕平臺的賣家的心,流量下滑、罰金過高,一大批賣家失望離場。聽到這里是不是覺得和現在的Temu有點像?
2020年開始,對于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來說是有翻天覆地變化的。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于線上購物的需求空前增長,大量賣家和新平臺都瘋狂涌入市場,SHEIN、Temu、Tiktok等新秀橫空出世,搶走了大量的消費者。就這樣,喪失了流量和賣家的Wish漸漸跌出了跨境電商四大主流平臺之列。
剛開始,Wish還在努力自救,先是收縮市場,再是精簡人員,還取消開放式注冊,轉為邀請制,想要提高商戶質量,但這些都為時已晚,賣家對Wish的變革已經不感興趣了,連當初平臺上的大賣們都一一撤離,投身到各個新興平臺去了。
運營上的困境如此,資本市場里Wish也毫無招架能力。融資過快,估值過高,持續燒錢,盈利卻遙遙無期。
于是2024年2月,Wish最終以1.73億美元的交易價格,賣身給了新加坡電子商務公司Qoo10,賣身價僅為巔峰時的1%!令人唏噓,曾站在光環中的Wish,就此在跨境電商的舞臺上落幕。
圖片來源:Wish公眾號截圖
Temu和Wish在定位和發展模式上,有著太多的相似。極致的低價,社交裂變策略,無條件偏向買家,一經面世就人氣暴增等等,都會讓人聯想到Wish,因此Temu也被稱為“翻版Wish”。可以說,Temu正在走的路,是Wish走錯的一條路。
但Temu是否會掉進和Wish同樣的坑里呢?畢竟“低價”總要有人買單,不是賣家就是平臺來補貼。但燒錢終有盡頭,賣家和平臺始終是要賺錢的,否則“低價”最終會走向“低質”。但一旦結束了低價策略,消費者還會買單嗎?
于是Temu開始推出全托管模式、半托管模式,希望對賣家的商品建立管控權,前端對接消費者,后端整合供應鏈,盡量防止偽劣產品上架,并且掌握定價權。這種模式下,消費者認的是拼多多,這種打法和Wish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小捷覺得,或許Temu真的能避開Wish掉下去的坑。
除了運營,Temu和Wish在資產構成上也有很大不同,Temu背后的財力是相當雄厚的。有國內拼多多母公司作為后盾,Temu一次又一次在營銷上大展拳腳,就比如2月11日美國的超級碗盛事期間,Temu的廣告投入就達到了數千萬美元之多,大放異彩!而超級碗的第二天,它的前輩Wish就宣布被收購,戲劇性直接拉滿了。
其實,類似于Wish一樣試圖通過低價占領市場的平臺還有不少,但都迅速夭折了,比如字節跳動旗下曾經被譽為自帶流量光環的Fanno。不得不說,這種違背商業本質的極致低價策略確實不容易長久。但Temu卻在市場質疑的眼光中,一步步越做越大,像極了當年拼多多在開墾中國市場時的情景。
而這一次,Temu有了拼多多的支持,在國外市場里步子邁得更加豪橫,短短一年多以來,已經進入了39個國家地區。
Temu以及它的母公司拼多多未來究竟是否會如Thomas Chong所說的那樣將實現強勁增長?這個不好說,也有投行持相反的意見。高盛集團就認為拼多多的擴張速度將會有所放緩。
無論如何,整個跨境電商行業的競爭確實正在加劇,跨境業務政策環境的多變性,導致很多行業內的服務商也接連喊停,越來越多的公司為了籌措資金,擠破頭想涌入資本的市場,但最終也在這場估值游戲中被反噬。昔日那些前途光明的獨角獸公司越來越難做,很多都悄悄地關閉運營了。
小捷始終堅信,融來的錢不經花,只有賺來的錢才花得踏實。
(來源:小捷聊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