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隨著全球各國政府和地區,對合規的要求持續收緊,原本一些不要求年審的國家和地區,也改變了政策,紛紛要求在當地注冊的商業實體,進行年審。
而在美國,無論是C公司還是LLC,只要是注冊了公司,都需要向公司所在州,以及進行了州外注冊的州,提交年度審計報告。
和想象中州政府「手眼通天」不同的是,州政府其實是通過一家公司的年度報告,來收集有關公司的信息,例如公司的高管和董事身份,以及注冊代理人的姓名和地址,以確定公司是否還在該州活躍。
每個州對于年審的要求都有所不同,這對于體量較大的賣家來說,每年的年審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而對于公司內部來說,年審是檢查財務記錄和程序、確保公司財務報表準確無誤,并符合美國會計準則的正式方法。
雖然很多年審表格看起來不復雜,但如果在多個州進行了注冊的賣家,將會花大量的時間在極具重復性且事務性的工作上。
想要減少每個州年審出錯的概率,賣家要注意核查這三個方面——
1.跟蹤并監控自己名下的商業實體。
為了確定提交截止日期,和其他合規要求,賣家需要檢查自己需要年審的公司,是否發生過名稱和注冊代理人的變更,或是新的合并或解散,等等。
2.了解各州的具體要求。
在美國,州的權力很大,導致全美沒有一個統一的年審要求,每個州的年審要求經常會發生變動。
每個州的表格、所需信息、截止日期、費用等都各不相同。
例如,有些州的截止日期是以自然年為準,不看公司成立時間;而有些州的年審截止日期,則是以公司的成立時間為基礎計算。
此外,有些州還會給企業進行年審的豁免,或是允許企業延期年審。
3.歸檔報告。
在提交完年度報告、開始歸檔時,賣家最好再檢查一遍是否使用了正確的表格、是否填寫了準確的實體信息,以及繳納的稅款是否正確,等等。
如果賣家對于美國的公司稅務不夠了解,可以找美國的注冊會計師或是其他專業人士從旁協助。
如果賣家選擇和外部的會計師或審計師合作,大概會經歷以下流程。
第一步:和會計師制定年審計劃。
在審計開始之前,賣家需要安排一次與會計師的面對面會議,討論公司運營情況、年審截止日期,以及最終財務審計報告的交付時間表,等等。
第二步:索取審計清單。
會計師會給企業提供一份清單,清單內會包含他們需要審查的內容。
在某些行業,特定類型信息的呈現格式很重要,賣家需要提前和會計師溝通如何呈現財務信息。
如果賣家企業正準備第一次年審,一定要提前拿到審計清單,用來建立或改進公司內部的對賬和結算程序。
第三步:跟蹤重要文件。
重要文件主要包括購買固定資產和設備的合同或收據,董事會會議記錄等。
如果有受捐助的情況,還需要保存捐助人描述捐贈限制的信件;
有進行融資的情況下,還需要注意留檔融資協議。
第四步:和會計師保持聯絡。
經驗再豐富的會計師,在審查公司財務信息時,也可能會存在疑惑。
及時解答會計師的疑惑,有助于讓審查按計劃進行。
第五步:做好年審的最后準備。
年審每年都會有,也很重要,但它并不是公司的全部。
想要順利度過年審,公司最好擁有每個月審查總賬的習慣,并核對現金、應付/應收賬款、固定資產,以及其他會計賬戶,確保這些記錄準確無誤。
如果賣家在美國有年審、報稅相關的疑惑,歡迎留言~
(來源:艾凡咨詢公眾號)
(來源:Sheng老師跨境財稅)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