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行業(yè)還能不能做?用什么模式做?這些年的運營模式都有哪些是怎么發(fā)展來的?一篇文章為你理清。
筆者以下說到的各種運營模式可以說是從行業(yè)發(fā)展至今不斷產生的模式,同時也是一個剛入局跨境的團隊可以依次去運作的十分穩(wěn)健、高效、產能上不封頂的打法。
首先是普遍存在的無貨源玩法。
行業(yè)初期這種方式比較容易見到成效,因為早期大家畢竟沒有那么精細化,跨境從業(yè)者就是在國內平臺上不斷找品、而后努力往跨境平臺上去鋪貨,相當于拿人力、時間來充當生產力。這種模式對于剛入局的跨境團隊是可以在“前期”去操作的,不過前提是你要搞懂為什么要做無貨源——將來一定不是只靠無貨源去掙錢的,而是通過這個“店鋪組建期”的階段,大量鋪貨去積累經驗和數據,去發(fā)現(xiàn)自己店鋪里好賣的產品,從而慢慢強化選品測品的能力和效率、鍛煉團隊的協(xié)作能力和專業(yè)度。
因為無貨源鋪貨很難突破瓶頸,平臺不可能希望所有商家都去鋪貨,鋪貨店鋪的發(fā)貨時效和服務相對來說也不會做到太好,你鋪的產品其他店里可能也有,所以轉化率其實是不高的;同時,一件代發(fā)的物流成本較高,毛利和賣家也很難有競爭力,所以在組建期鋪貨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主賣產品非常重要,這將直接決定你下一個時期能做到什么段位。
在這里筆者順帶再說明一下為什么不建議一開始直接做有貨源呢?因為剛入局的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選品的成功率有多少,可能你選50個品,每個品進貨也不敢進太多,那么你的拿貨價就沒有優(yōu)勢,而發(fā)貨量少或者品類太雜的情況下也拿不到足夠優(yōu)勢的物流價格;貨品銷量的參差不齊又會導致庫存的積壓,所以用低成本的鋪貨模式來摸索數據、找到自己將來的主打款是比較穩(wěn)妥的。
當我們通過無貨源找到了自己想要去主打的產品,這時候就來到了下一個發(fā)展階段:我們的產品數量不用太多,集中在幾個品就可以,圍繞著這些已經驗證過的品去做有貨源的深耕,而在過往數據的參考下,也敢于規(guī)劃進貨的體量,從而降低了一件代發(fā)的物流成本,也提高了店鋪的發(fā)貨時效和服務水平,同時店鋪的評分也能有所保證。
那么我們店里只有這幾個鏈接是肯定不行的,對吧?這時候,結合前面的鋪貨,再去針對性的圍繞這幾個主做的產品去選品鋪貨,從而不斷擴充某個類目的產品體系;與此同時,店鋪的主賣產品去找其他店鋪給你分銷,你的店鋪里繼續(xù)鋪貨的產品也可以去分銷別人的產品;如果能找到日本當地貨源的供應鏈,也能解決鋪貨鏈接發(fā)貨時效和轉化太低的問題。
當我們做到一定量級之后,就可以開啟“精品模式”,把過往時間積累下來的產品做好分類,哪些是我的主打款、可以繼續(xù)去深耕的,就貼標或者注冊自己的商標;現(xiàn)有的主打款里面,根據產品屬性去做好管理,包括爆款、主賣款、輔助款、活動款、引流款、福利款等等。
哪些是我的利潤款,就把它作為主賣款,主賣款一般情況下銷量比較穩(wěn)定、毛利也比較可觀;基于主賣款,我們可以再去開發(fā)爆款,也就是說價格便宜、容易讓人產生沖動消費、同時又跟我的主賣款有直接關聯(lián)和引流作用的產品,去打爆款的流量和轉化。一般來說,爆款更容易出單但可能不掙錢,不過用他來給主賣款引流、讓主賣銷量更大,從而增加我的利潤。
另外,我們可以繼續(xù)圍繞主賣款開發(fā)他的輔助產品,輔助產品可以是主賣款所需要的耗材或配套使用的東西,用來增加進店客人的單筆客單價。
當然了,如果你積累下來的主打款中有的更適合做爆款的,那么也可以圍繞這個爆款去開發(fā)聯(lián)動的主賣款——既然已經賣爆了,但是單件毛利太低的話,就拿它來給主賣款引流,原理其實是一樣的;同時我們再配合上活動款偶爾放放福利,店鋪流量不夠的話上一些引流款增加一些曝光,針對下單客戶尤其是老客戶贈送一些貼心的福利款維系好感增加復購……把精品店的邏輯跑通。
當然,在做“精品模式”時你的鋪貨和分銷也可以同步維持著,它們還能繼續(xù)充當之前的角色,給你測品、補充產品數量、增加銷量等等。
文章篇幅有限,接下來筆者會不斷分享跨境電商運營的干貨、打法細節(jié)、案例實操等內容,歡迎持續(xù)關注。
關注我,不走彎路、少踩坑。
(來源:日韓跨境支援)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