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我們總是說,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每個人和每個人的相遇都可能是這輩子唯一的一次,擦肩而過,不復相見。近幾年經常在社交平臺上看到這樣的消息:今天在某某地鐵站遇到一個穿紅色衛衣藍色馬甲,帶著紅色beats耳機的高個子小哥哥,因為害羞錯過了搭訕的時機,求求各位網友一定幫我找到他呀!附上一張悄悄拍下的照片。網友頓時化身月老牽起了紅線,一傳十十傳百,竟然真的找到了這個小哥哥,不管最后有沒有喜提良緣,都會在各大平臺上獲得很高的熱度,并且達到了被當事人所知曉這個最重要的目的。
其實我們外貿企業在做線上營銷時也是如此,通過制造話題、熱點、事件等,在不同的能夠觸達到目標受眾的平臺渠道,去接觸到他們并影響他們,進而實現這樣的緣分。
如何實現該緣分呢?企業可以通過媒介的再營銷手段讓潛在客戶回眸。再營銷其實是廣告媒介的一種常用的營銷手段。我們通過訪客的行為軌跡、交互內容等信息判定其是我們的潛在或者精準目標受眾,再把廣告再次投放給他們。
也許你會說,這種方式對于想要找到瀏覽過我的網站,卻離開了的客戶來說不是很實用,因為他只是線上的訪客而已,我也不知道他的性別、年齡、所在地區,怎么才能找到他?沒錯,我們雖然不能知道這個瀏覽網站的人的具體長相,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媒介的再營銷手段向這些訪客再次展示我們的產品。
比如,當我們平時在某平臺搜索購買某類產品時,如果我們沒有完成交易,那么接下來我們在瀏覽社交媒體、新聞網頁或者是在其他購物平臺搜索時,也會不斷地收到該產品的廣告追蹤,這就是再營銷。
我們可以把曾經瀏覽過我們網站卻沒有形成購買行為的訪客,通過媒介再營銷手段,增加訪客對品牌的認知,讓其產生更濃的興趣再次點擊廣告,重新將其帶回網站,并形成轉化購買。
例如我們通過廣告或者其他途徑引進來的新訪客,我們通過他的一系列訪問軌跡識別出他是我們想要的潛在客戶,但由于一些原因這位訪客并沒有與我們主動進行溝通或者產生購買,我們就無法獲得他的聯系方式,這樣的客戶流失是很可惜的,這種情況下“Facebook再營銷”就派上了用場。
Facebook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體平臺,擁有龐大的用戶的數據量以及完善的機器學習技術,我們將上述這類群體視作相對精準的受眾,讓平臺的龐大數據庫及AI智能學習幫助我們再次找到客戶,這一定比我們用地毯式或大海撈針式尋找一個陌生的人要簡單很多,這就是“Facebook再營銷”。這也是我們最熟悉常用的一種Facebook再營銷風格類型,向指定時間范圍內訪問過網站的訪客投放廣告。
我們可以在網站的所有頁面上布置Facebook像素代碼,這樣就可以根據訪客的瀏覽軌跡,篩選并設置特定的受眾群體。類似于下圖,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訪客的瀏覽軌跡,通過各種維度數據可以分析出哪些訪客是我們的潛在目標客戶,就可以進行再營銷。
圖片來源:Facebook官網截圖
Facebook再營銷也有幾種不同的類型,如客戶文件、應用事件、線下事件。
◆ 客戶文件
把crm庫里已有的客戶列表(郵箱地址、電話號碼、用戶ID)信息與Facebook大數據進行匹配;我們可以通過個性化廣告投放給他們,做到更精準的投放。
◆應用事件
企業可以根據應用活動進行定向定位的投放廣告,比較適合具有APP類客戶。
◆線下事件
訪客在實體店、電話或者其他線下渠道與我們發生過互動的用戶;對于經常參加線下展會的企業來說,我們可以在展會結束后針對發生過互動的線下訪客,進行該類型再營銷,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增加曝光度,提升成單機會。
圖片來源:Facebook官網截圖
Facebook有三種受眾,分別是:
◆核心受眾
想象受眾的標簽設定:如人口、地區、年齡等。
◆自定義受眾
自己數據庫中的信息:網站、客戶名單、互動等,在Facebook大數據中進行匹配尋找到現有受眾。
◆類似受眾
覆蓋與目標用戶類似的受眾。
而今天我們提到的Facebook再營銷就是利用Facebook的自定義受眾屬性功能,我們把通過廣告或者其他渠道進入到我們網站,并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但基于某種原因未直接下單的訪客信息告知Facebook,讓Facebook在用戶群體中按照我們自定義的條件去找尋對應的目標。
不斷向這些目標人群投放我們的廣告洗腦和提醒,展示公司和產品的信息,增加產品和品牌的曝光度,引起受眾的重視,或者是重新勾起他們對我們產品的興趣,從而達到我們的目的,將這類潛在客戶重新引回我們的網站或者其他相關的著陸頁,這樣豈不是事半功倍,輕而易舉嗎!
當然我們也要了解再營銷注意事項:
● 針對到訪著陸頁的用戶。
●針對較為精準的目標受眾群體。
●建議再營銷廣告的出價高于一般廣告的費用,進而可以增加更多精準的流量。
●Google與Facebook的再營銷可以結合投放;例如通過Facebook廣告引入的流量,可以在谷歌DSP再次展現,增加曝光度,提升轉化機會;同理,我們也可以把通過Google廣告獲取的精準流量信息使用Facebook再營銷。
那么再延伸一些,最理想的狀態是有無數的與我們成交客戶有著相似的特征的人可以關注我們的產品和品牌,進而可以快速地形成交易。所以我們也可以將我們已成交客戶的信息通過回傳的方式,利用Facebook找到的類似受眾,將我們的品牌和產品服務等以廣告的形式展現給他們,從而達到更高效更精準的營銷。
那么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一些客戶我們正在跟進,但是遲遲沒有成交,也許我們費盡心思用盡三寸不爛之舌也沒能快速地成單,有一句話叫做“如果你確定了他是你的潛在客戶,你就要極大程度地占用他的時間”,所以對于這種類型的客戶數據我們也可以利用起來,同樣通過Facebook找到他們,占據他們工作之余的時間,最大程度地展示我們的產品,長此以往潛移默化的影響會更大程度地提高成單效率。
◆ 案例分享
在2020年疫情期間,我接觸過一家做鋼材的企業老板,當時他們的狀況很“尷尬”,每年在B2B平臺投入幾十萬,但roi很低,詢盤數量少,精準詢盤更少,訂單就更不用提了,期間采納了朋友的建議也嘗試做過谷歌獨立站,但效果依舊不盡人意。
然后我對他的企業獨立站進行了全面分析,發現網站的整體得分只有40分,加載速度長達17s,用戶體驗感很差,訪客流失率高、推廣費用付諸東流的結果。接下來一周的時間,我和團隊重新為他打造了一個自適應的營銷型網站,從網頁設置、效果因子、加載速度等方面都添加了提升訪客留存率和轉化率的要素。
廣告投放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甲乙雙方相互探索和磨合時期,從鋼材的主要核心詞、產品特點、應用場景等維度進行賬號規劃并投放,借助了谷歌關鍵字規劃師等分析工具,經過一個月的時間,詢盤量達到了47條/月、詢盤成本控制在400元左右。
第二階段,通過定期對投放數據、詢盤精準度的統計與分析,我們發現不銹鋼產品的詢盤較多,但未必能立刻成交,此時我們運用了搜索+再營銷的組合手段,以圖片、視頻等形式對訪客多次展示產品信息,并且增加了移動端的覆蓋,降低了點擊費用,實現了詢盤量96條/月、同時詢盤成本也再次降低了20%。
第三個階段成熟期,我們開拓了新加坡、泰國等新的市場區域,現在該企業每個月的數據都比較穩定,每個月的詢盤數量也都在100條以上,且詢盤成本能精準地控制在200元以下。
所以說,再營銷是讓你與你客戶再次相遇、相識、相知、“相戀”的絕佳手段,都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這樣看來,那些你扭斷了脖子也要見上一面的客戶們,都是你命中注定的機緣呢!
(來源:李羽昕)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