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行業自疫情以來,得到了高速的發展,海外線上消費需求增長讓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常態化;但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考驗,目前多國出入境、海關監管政策趨嚴,再加上去年的亞馬遜平臺整頓,使得中國的賣家面臨巨大的資金風險。
一邊是各個大麥接連封店,一邊是Anker和Shein在海外站穩腳跟,已成為全球行業里的標桿品牌。面對這一局面,業界認為,實施精品戰略、走品牌之路,才是中國跨境電商企業的正確選擇。
精品時代部分賣家或將出局
當下出口型跨境電商發展雖然火爆,大量新人涌入這一賽道,但從整個行業上來看缺乏具備長遠意識的經營者。
目前,整個行業低品質低價競爭和撈一筆就走的思想比較嚴重,雖然海外市場缺貨嚴重,能使得這一部分賣家能在此期間掙到一定份額,一旦需求的風向改變,這一批賣家將是最早被市場淘汰的。
不僅如此,電商平臺目前政策收緊,加強運營管制和提高經營門檻。例如自去年開始的歐盟VAT稅改。很多之前不交稅的賣家,扛不住就只能離場了。
更重要的是,目前國外的疫情逐步平穩,海外工廠大多已開始恢復了生產,對中國制造的需求已經出現下滑,新增的國內產能將出現嚴重冗余問題。這時你的你的產品還能有優勢嗎?
精品戰略有方法
面對行業的變化,我們也無需太過焦慮,是機遇也是挑戰。在過去,中國的賣家大多通過低價策略來搶占海外市場。但中國制造出海沒有必要過分追求低價。比如在歐洲市場售價100美元的產品和國內市場售價100元人民幣的產品,其市場價值幾乎是一樣的。
然而,去年大批賣家為了能快速打開市場,搶占份額,不惜超低價格出售,甚至還包郵。價格內卷升級再升級,市場會迫使價格越來越低,產品品質也就會隨之下降,最后走進死胡同,中國制造也只能背上劣質的罵名。
但精品精在質量就夠了嗎?中外文化存在差異,產品造型審美和使用環境也不同,對功能的需求更是迥異。我們應該思考的讓中國產品制造商了解海外用戶需求,將國貨良好的品質鏈接上“海外用戶”喜歡的賣點。
單純的創新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需要借助歷史消費市場需求數據分析,創新構建起用戶心智模型,并結合最新技術,讓產品更精準地滿足用戶需求。
跨境電商的精髓不是跨境,其本質是用戶(粉絲)的深度經營,而好的產品能改變用戶的認知。所以,國貨“出海”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全球用戶,再結合大數據等技術,重新定義產品,使之適合全球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用戶的需要。
(來源:易小芽跨境研習社)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