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衛報》10日在其網站“可持續商業”欄目發布作者Tansy Hoskins 的評論文章:《Luxury brands: higher standards or just a higher mark-up?》,闡述奢侈品供應鏈與快時尚產業一樣存在“不道德”行為,盡管評論本身無懈可擊,但該篇文章的形式和用意本身則同樣不道德。
該篇文章是由H&M Hennes & Mauritz AB (HMb.ST) 贊助的軟文,在談到時尚產業供應鏈不道德的時候只字未提贊助品牌H&M,而H&M 正是時尚產業“不道德”的“杰出”代表。
最近關于H&M “不道德”的報告由非盈利勞工組織The Centre for Research o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 德語為 Stichting Onderzoek Multinationale Ondernemingen,簡稱SOMO) 和 India Committee of the Netherlands (簡稱ICN)于10月27日發布,86頁的調查報告《Flawed Fabrics》,報告顯示在南印度仍然存在大量的強迫性勞動、童工及工作環境惡劣等違反人權和法律的行為存在,涉及的知名品牌 H&M 赫然在列。
關于H&M 的“不道德”案例舉不勝舉:
2014年1月14日綠色和平組織發布報告“童流河污——全球品牌童裝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調查”, 稱在12個國際知名品牌的童裝產品中檢驗出有毒有害物質,涉及的品牌包括H&M
孟加拉國服裝工廠倒塌造成超過1200人死亡
柬埔寨和東南亞供應鏈不斷的火災
……
盡管 H&M 集團長久以來一直呼吁提高供應鏈工人待遇及工作環境安全,該集團亦從2010年開始為H&M品牌推出可持續系列,但是在整個服飾行業之中囿于成本等問題極少有品牌可以獨善其身,因此作為身在其中的一員去贊助一間媒體討論任何一個品牌或者任何一個分支行業的行為都顯得“不道德”。事實上,服飾行業的“不道德”亦并非服飾行業本身問題,其牽涉的社會發展、經濟學等眾多問題,可以說是無解之題。作為服飾產業的重要一員, H&M 支持可持續發展等當然是值得鼓勵的行為,贊助文章在新媒體時代亦無可厚非,甚至原生廣告成為新媒體一種主要廣告形式并深受品牌喜愛,但是事關競爭對手和利益關系仍是值得避嫌的,但是作為英國最受尊敬的《衛報》卻未能做到這一點令人感到遺憾。
歡迎關注跨境電商及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