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時事的人可能就要問了,我們國家不應該這點能力都沒有吧,國家這不是在斷了企業工廠和工人的生計嗎?
其實,并不是這樣。正是因為國家想保障人民生活才推出這樣的一個政策。
疫情爆發后,全世界制造業半癱瘓,產能大減,中國作為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產能恢復,大批量的訂單雪花一樣的飛向中國
目前,全世界的貨船都往中國開,合全世界之力從中國拉貨,而全球其他地方出港的船大半都是空船。
同時我們去分析世界經濟會發現,全球疫情導致供應偏緊是一部分原因,但是最直接原因是美聯儲趁疫情大規模放水。我們應該都有看到新聞說,美國在加大美元的印發量。
美元還是當前世界的主導貨幣,美元通脹的最直接影響,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貶值利于出口,升值利于進口。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截圖】
美國把原材料價格無限抬高,上游的通脹就輸出到了其他國家,包括我們。
有人說,原材料漲價,不是利好我們很多企業嗎,譬如鋼鐵,煤炭,化工企業。
沒錯,他們是上游通脹的受益者,而且可能受益只是一時。
更苦的是需要原材料的制造企業。
中國是制造大國,原材料的上漲讓許多的公司苦不堪言。
譬如汽車,不僅缺芯,鋼鐵,銅,鋁漲價,會嚴重稀釋利潤。
再譬如家電企業,對金屬的依賴更是無以復加。
看看格力電器,九陽股份,蘇泊爾等家電股的股價就會恍然大悟。
【圖片來源:同花順截圖】
那么問題來了,原材料漲價,終端產品提價,對沖成本不行嗎?
以這樣的情況,按照道理來說,中國工廠應該提價好好賺一筆。
但這并不是一家企業說了算,你漲價,它不漲價。
現在的情況是,海運費用在漲,原材料在漲,中國出廠價卻是不提。
代表全球貨運成本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九月一年時間,從1100點暴漲至4650點,翻了接近四倍。
這個成本需要企業來負擔。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截圖】
國外疫情嚴重,很多訂單回流到國內,這對部分企業來說可能是個難得的機遇,為了搶占市場,他們反而還在積極擴產,擴大規模。
中國外貿企業,為了搶外面單子,開始拼命搞起了內卷,開始自相殘殺了。讓利,甚至虧本,總有企業想著,我咬咬牙熬死對家后面的好日子就來了,但這種無疑于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一方面是企業要面對國內的利潤廝殺,一方面還要面對暴漲的國際運費,訂單暴漲,形成畸形繁榮。
我們眼光放遠,一旦國外疫情好轉,全球產能恢復到以前水平,我們的企業會造成產品積壓,積壓的是高成本原材料生產出來的產品,還有積壓的高價原材料。
嚴重過剩的產能會非常慘烈的大規模破產狂潮,廠家之間的廝殺會異常血腥。工廠之間咬牙死磕,看誰先破產。到最后裁員,工人失業,一地雞毛。
傳統的外貿企業有一個回款賬期,3到6個月不等,且不說回款慢,如果有一天疫情好轉了,國外恢復產能之后,一對比覺得從中國走的訂單利潤不高選擇放棄,那這尾款拿不回來了怎么辦。
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傳統外貿要為自己考慮一條后路。
轉型升級,從傳統B2B轉向線上B2C。
目前跨境電商如火如荼,工廠在成本上就比一般商家要占據優勢。
在網上售賣,走的是現金,沒有傳統的長賬期,回款快,資金鏈一下子就接上了。
而且現在的疫情影響,國外也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購物,人們的消費習慣逐漸從線下走向線上。
各國政府機構積極鼓舞跨境電商的發展,中國政府在此也作了很多努力。我國發改委正會同商務部、海關總署、人民銀行、質檢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標準委等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促進跨境電商通關服務相關的配 套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
每一個企業都應當把眼光放長遠,不要被眼前的利益熏花了眼,可持續發展才是正道。
(來源:Four肆哥)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