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面來說,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治理)的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
作為一個名詞概念,ESG首次出現是在2006,由高盛當年的一份報告中,將環境和社會因素與投資者關注度比較高的公司治理因素相整合而成。后來,國際組織和投資機構不斷跟進, ESG概念得以不斷深化,并設計出了全面、系統的評估方法和信息披露標準,成為了全球認可推崇的投資理念。
目前比較廣泛的ESG評價標注和體系來自MSCI明晟、湯姆森路透、富時羅素、RobecoSAM、標普、Sustainalystics、ISS、CDP等等機構,高盛當初首推的ESG評價標準反而逐漸弱化,這是后話。但是不容否認的是,正是高盛創立的ESG概念在十年后引發了一場無聲的投資革命。
ESG在當時出現,有歷史的必然性。具體而言,就是1970年代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在經歷高速增長的同時,環境和社會問題也日漸突出;而每一次問題的出現,往往也是一個巨大的投資黑洞。這使得資本市場亟需在常規依賴的財務信息(基本在企業財務報表內)之外,有一套關于公司聲譽、產品安全、運營理念、社會責任等非財務信息上的公司績效表現與信息披露系統。這套系統,可以用來評估投資標的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的管理能力,從而支持其投資風險管理。
可以說,作為國際投行的高盛,深諳行業的需求和痛點,在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責任投資等概念的基礎上,順應市場和時代的需求,提煉出了ESG概念,同時拿出了一套評價標準,也是響應了時代的需求。
本文電腦具體操作的文字內容:電腦型號:戴爾optiplex7070、電腦系統:windows7家庭普通版、瀏覽器版本:360瀏覽器12
(來源: 跨境工具人的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