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掛了一個大品牌,各位老鐵注意安全。”據一位賣家爆料,近期深圳某大賣品牌店鋪掛了,原因和此前的事件類似,也是刷單。4月底至今,似乎每天都有賣家倒下,可這場由刷單和黑科技引發的大震蕩,并沒有完全阻擋住部分賣家對于黑科技的執著,甚至還衍生出新的職業。
月入6-9萬,跨境“黑客工程師”問世
近日,一位資深賣家發現某招聘軟件上出現了一種新的崗位:黑客工程師。該崗位職責主要職責是:負責查出各大跨境平臺如亞馬遜、速賣通甚至各大搜索平臺如百度、谷歌等上,查詢某個關鍵詞的都是哪些人,甚至查詢到這些人的郵箱、聯系電話等聯系信息。
從介紹上看,崗位技術含量頗高,給出的薪資也是十分吸引人,6-9萬元一個月,這已經不僅僅是月入過萬了。不少技術大牛看了也心有所動。
(圖源:微博截圖)
據了解,此崗位主要就是想尋求各大平臺搜索某關鍵詞的用戶信息,目的或許就是為了精準推銷產品。但是,這種想要通過用戶搜索關鍵詞從而獲取精準的用戶聯系信息是很難做到的。“能做到這樣的事情,得入侵各個平臺數據庫了吧?”
當然,對于這一崗位,不少賣家也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有人敢去應聘這種崗位嗎?這也太明目張膽了吧?”
“不怕讓人打死。”
“有人敢發就有人應聘。”
“有這個技術的人,把銀行賬號的余額加幾個0不香嗎?還要來處理這么威武的問題!”
雨果菌在某招聘軟件上搜索該崗位,發現已經搜索不到,猜測可能是已經觸發了審核,被平臺下架了。
(圖源:微博用戶@Amazon產品開發 微博評論截圖)
業內人士表示,這樣子的黑科技基本上不可能實現,需要進入各大平臺的數據庫,就目前的現狀,為了維護用戶的隱私,也不會讓這類事情發生。亞馬遜賣家圈子里三天兩頭就會傳出又發現新的黑科技,其實大部分都是一些很早之前發現的漏洞,賣家還是提高警惕為重。
欺詐關店,結局竟是錢貨兩空
封號潮之下賣家的狀況不容樂觀,各種事故頻出。前有賬號關聯,基本無解,最近又來了一波“欺詐關店潮”。
近日,不少賣家表示,收到了來自亞馬遜的警告郵件,郵件表示賣家存在欺詐行為,因此店鋪賬號被封。
(圖源:微博用戶@amzWC截圖)
據雨果菌了解,亞馬遜所說的欺詐行為因素有許多,例如買賣雙方勾結刷單、索賠不成功、銷量激增、購買的賬號審核不通過等。據了解,在之前也有不少賣家就曾收到類似郵件,賣家表示是因為銷量激增,被亞馬遜認定存在欺詐行為。
此前,亞馬遜發布了2020品牌保護報告。內容顯示,2020年,亞馬遜已在全球投入超7億美元用于打擊包括售假在內的欺詐行為,阻止了逾600萬次異常的賣家賬戶注冊,攔截了100億件以上可疑不良商品上架銷售。據介紹,亞馬遜在全球有超過1萬名員工加入打擊欺詐等行動。
有經驗的賣家表示,他自己的店鋪也曾遇到這種狀況,目前就欺詐關店這一原因,沒有任何對應辦法,基本無解,大概率的結局是錢貨兩空。
也有賣家表示,曾經被關過一次,庫存貨件拿出來了,可是錢款是沒戲了。被亞馬遜判定為欺詐后也并非全然無解,賣家可以確認自己的賬號是因為哪種情況被封號的,向亞馬遜提交行動計劃書進行申訴,若是賬戶問題,可進行處理,做好其他賬戶規避風險。
風聲太緊!賣家一個測評招來警告信
“老實運營比什么都重要,亞馬遜最近嚴防死守,就上了一個review,就被抓了。”一位賣家哭訴道。
刷單/測評+投廣告,這是亞馬遜賣家獲取流量的主要手段。可是如今這一手段被營銷手段被 亞馬遜堵住了。刷,會有被平臺查處的風險;不刷,則意味著另一種“死亡”。
像上述賣家如此不死心“頂風作案”的并不在少數,而且多數都立刻就收到了來自亞馬遜的警告信。縱使頭部及中部賣家接連因為測評刷單被抓,卻也依然還有不少賣家在刷單這一條紅線上躍躍欲試。
此前,亞馬遜秋后算賬,大批賣家就收到來自亞馬遜的警告郵件,這無疑在告訴賣家,亞馬遜再次對違規獲評行為重拳出擊了。
“最近風頭正盛,有的人刷了一單就收到警告信封號,有的人收到五六封才封號,即使每天一兩單,佛系測評,可是警告信雖遲必達。”一位賣家無奈說道。平臺嚴打之下,賣家倘若還想著依賴黑科技取勝顯然是不可能了,“封號潮意味著這樣的時代已經結束。”一旦被封號后再恢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對賣家而言是一種難以承受之痛,輕則元氣大傷,重則直接被判封號“死刑”
掃碼入群,聊聊跨境那些事~
文/雨果跨境 江小玲
(來源:跨境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