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關于食物的選擇也越來越挑剔。再加上韓流等“崇洋”思想的作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購買韓國農產品。然而,盡管中國市場需求旺盛,但礙于韓國本國檢驗檢疫標準的嚴苛,韓國農產品出口仍然受限。
雨果網從《韓國經濟》4月21日的報道中獲悉,中國南京“蘇果超市”日前表示,將大量進口黑豆奶、蜂蜜、辣椒醬、海苔等農協的產品。分析稱,中國富裕階層越來越注重食品安全(去年中國農產品進口額達1008億美元,近五年來平均增長率達21.8%),再加上韓流推動,更多的中國人傾向購買韓國農產品。去年韓國對華農產品出口額達9.5億美元,同比增長4.6%。但是,由于中國對進口農產品設置了嚴格的檢驗檢疫標準,韓國出口新鮮農產品受限,去年出口額僅為1.8億美元(占比19%)。相關人士分析稱,除中韓FTA談判外,政府還因檢驗檢疫壁壘問題正與中國進行專門談判。中國市場流通結構復雜,韓國農產品品牌力量尚弱,因此韓政府需給予有力支持。
據悉,韓國農水產品對中國的出口從2008年的5.39億美元到2012年增至12.78億美元,大漲137%。中國已經繼日本之后,成為韓國農水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對象國。考慮到最近五年韓國對中國的農水產品出口年均增幅為28%,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超越日本,成為韓國的第一大農水產品出口對象國。
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20日消息,去年韓國農副產品的出口額同比減少1.2%,為78.75億美元。這是自2006年以來,韓國農副產品出口額首次同比回落。2006年至2012年,韓國農副產品的出口額呈逐年增加的態勢,2006年為33.94億美元,2008年為44.96億美元,2010年為58.88億美元,2012年為80.06億美元。農水產食品公社方面分析稱,受日元走低等因素影響,去年韓國對日出口額大幅下滑,而農副產品出口額隨之減少。據統計,去年韓國農副產品對日出口額同比減少2.88億美元,為21.01億美元。其中,泡菜和瑪可利酒的出口額同比分別減少22%和57.5%。
雨果網了解到,中國對韓畜產品、水產品、谷物和果蔬的出口也存在較大潛力尚未開發。自由貿易區要求區域內各成員國消除關稅壁壘,這將使中國農產品在韓國市場上更具有價格競爭優勢,建設中韓FTA將為促進中國農產品對韓出口提供重要契機。(編輯:何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