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發展本國的汽車工業,尼日利亞將提高進口汽車的關稅,這將影響到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汽車出口商。
雨果網從尼日利亞媒體的報道中獲悉,尼日利亞眾議院工業委員會日前通過一項新的汽車政策,旨在提高該國進口汽車關稅。
該國工業貿易與投資部部長在透露這條消息時表示,這項新政策將至少為尼日利亞節省5500億奈拉(約合35億美元)的支出。
該國的眾議院工業委員會主席Mohammed Onawo表示,這項新政策的實施將吸引外來投資者投資于尼日利亞汽車工業,并保護當地的汽車生產商,還能創造大量就業。因為今后進口一輛整車將比在本地制造汽車繳納更多的關稅。
據介紹,這是尼日利亞工業革命計劃(Industrial Revolution Plan)的一部分。他說,通過這項新汽車政策的實施,將為其國家減少汽車進口費用5500億奈拉(約合35億美元)。同時,尼日利亞的汽車制造業發展,還具有向中西非地區出口的潛力,也會產生大量的熟練勞動力和技術工人。
世界上的新興經濟體國家:巴西、中國、馬來西亞、印度、伊朗、印度尼西亞、泰國和南非等國在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都實施了自己的汽車工業計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尼日利亞在20世紀70年代也實施了汽車工業計劃,但沒有取得成效。
雨果網了解到,尼日利亞汽車產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標致、大眾、奔馳、通用等國際汽車巨頭先后在該國設立合資企業,主要進行全散件或半散件汽車組裝,至上世紀80年代鼎盛時,具有10.8萬輛轎車、5.6萬輛商用車的年生產能力。然而,由于缺乏產業基礎和技術支持,以及受其國內生產成本增高和國際競爭的影響,尼日利亞汽車產業于80年代末開始逐步萎縮,國際汽車企業紛紛撤資。
尼日利亞經濟近年來保持較快增長,汽車進口量逐步增加,但受國內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進口汽車以二手車為主。據尼日利亞汽車委員會統計,其汽車總量約為500萬輛,大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二手車,主要來自于美國、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地區,特別是美國的二手車規模大、價格低、車況較好,進口量約占其全部二手車進口的60%;目前,尼日利亞新車需求量約為7.5萬輛/年,而二手車需求超過15萬輛/年,占全部需求的三分之二。隨著尼日利亞政府對二手車進口車齡限制的放寬,其二手車進口量將會進一步增加。
據調查,日本汽車在尼日利亞市場占據明顯優勢地位,在豪華轎車、經濟型轎車和SUV等市場,占有率近60%。其中,豐田汽車多年來保持尼市場第一大品牌地位;本田、尼桑、三菱等品牌也在尼日利亞擁有較高知名度和一定市場份額;也有大量日本品牌的二手汽車從美歐等地出口至尼市場,受到其消費者青睞。究其原因,一是日本汽車進入尼日利亞市場時間較早,率先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二是日本汽車性能卓越、質量優良,相較于美國和德國汽車油耗更低,經濟性更好;三是日本汽車已在尼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保養和維修費用更低,對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尼消費者更有吸引力。
韓國汽車近年來以低價策略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尼日利亞新車市場份額不斷擴大,2009年現代和起亞兩個品牌在尼新車市場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市場占有率均超過了20%。在商用車方面,由于尼鐵路交通不發達,80%以上的貨物運輸和大量人員流動依賴公路,尼已成為非洲地區最主要的客車、卡車及配件出口目的地,并有望迎來快速增長。目前,美國品牌的卡車如Mack品牌,因載重性能和耐久性好在尼銷售良好,其中70%以上是二手卡車。尼本地生產的小型客車和卡車由于價格便宜,也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