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海淘”一族的群體越來越龐大,許多國家的在線零售商都從中獲益。在一項研究中,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德國、中國大陸地區以及巴西成了全球六大“海淘”市場。
雨果網澳大利亞媒體7月23日的報道中獲悉,近日,PayPal及尼爾森(Nielsen)聯合進行一項研究指出,澳大利亞已經成了跨國網購者眼中的六大重要海淘地之一。
這份名為“現代香料之路:跨國購物的文化沖擊”的研究報告分析了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德國、中國大陸地區以及巴西等六大市場的跨國網購支出及行為。
報告指出,澳洲產品的國際需求今年將達到50億元,而到2018年將激增至161億元。購物者主要來自美國和中國。
此外,預計到2018年時,將有超過4000萬美國購物者花費42億元購置澳洲產品,分別高于今年的3400萬人以及21億元。屆時,還將有近3600萬中國人為澳洲產品掏出107億元。
報告指出,六大海淘市場的暢銷品包括衣服、鞋子和飾品(125億元),保健和美容產品(76億元),個人電子產品(60億元),電腦硬件(60億元),首飾、珠寶和手表(58億元),以及家庭電器(54億元)。
海購群體不只是想得到在線折扣優惠,還希望買到更高品質、更可靠的產品。
PayPal的總裁馬庫斯(David Marcus)說:“海購并非新鮮事,我們的本土商店就充斥著全球各地的產品。真正新奇的事在于:目前消費者很容易通過互聯網從其它地區直購產品,而且也存在大量的這種機會。”
該報告預計,今年海淘澳洲產品的人群中,中國人將占39%,消費達23億元;美國為18%及21億元;英國則為13%及4.86億元。
PayPal澳洲分部的總經理克利蒙茲表示,澳洲本土海淘年零售出口額已經達到50億元了。
雨果網了解到,海淘,即海外/境外網站購物,就是通過互聯網檢索海外商品信息,并通過電子訂購單發出購物請求,然后填上私人信用卡號碼,由海外購物網站通過國際快遞發貨,或是由轉運公司代收貨物再轉寄回國。海淘,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發貨(在線信用卡付款、PayPal賬戶付款)。
近幾年,隨著跨國網絡代購這一新商業模式的井噴式發展,海淘也隨之在國內急劇升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加入海淘大軍,成為海淘一族。(編輯: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