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配送慢、售后服務難、超量須報關繳稅或退運……以往,消費者通過海淘、代購等形式購買境外商品時,總有這樣那樣的擔憂。而昨日福州口岸啟動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務試點后,海淘族將得到更好保障、更多實惠。
當天上午,一輛印著“福州跨境電子商務保稅進口第一票”的EMS郵政快遞車駛出福建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卡口,車上裝著的是由我省跨境電商企業售出的德國進口嬰兒奶粉,它們將被發送到省內乃至全國消費者手中。
比起普通貿易進口的商品,這批商品最大的不同在于“保稅進、行郵出”的新模式。
“利用保稅區‘境內關外’的政策優勢,企業將進口商品集中采購后通過海運送到保稅倉庫,通過電子商務開展網絡零售業務,再經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監管中心查驗放行后,以郵包形式發貨。消費者只需繳納個人物品行郵稅就可。”馬尾海關副關長高翔介紹說。以奶粉為例,其通過貨物進口的綜合稅率要達到28%,而行郵稅只有10%。
而對海淘族而言,還有更親民的政策,那就是如果稅額不足50元,海關還將給予免征。“這對于多為批量進、小包出為主的跨境電商進口業務而言,很有成本優勢。”福建縱騰網絡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鉆表示。
另外,傳統海淘常通過航空郵件寄到國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新業務在福州啟動后,企業進口的商品通過馬尾港海運大批量進入保稅倉,物流成本也能大幅降低。“綜合考量,商品價格能優惠30%以上。”高翔說。
同時,由于進口商品存放于保稅區倉內,利用國內便捷的快遞服務,送貨時間將從傳統海淘模式下的一個月以上縮短到一周以內。另一方面,貨物在保稅區倉庫存量充裕,對于客戶的退換貨服務響應更為及時,這意味著海淘族無法退換貨的擔憂可以輕松解決。配合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新模式,檢驗檢疫部門也創新監管模式,為商品快速通關、質量安全提供保障。如針對跨境電商企業按訂單向國內個人消費者銷售的商品,福州檢驗檢疫局實行入區集中監管、出區分批核銷放行;對跨境電商經營主體及跨境電商商品實施備案管理,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實現質量安全責任可追溯。
據悉,福州市于2015年被批準成為跨境電商服務試點城市,此次啟動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務試點是繼平潭綜合實驗區開通零售出口、直購進口模式之后,又一種全新的跨境電商業務在福建自貿試驗區落地。王鉆認為,該政策落地意義重大,有利于促進福建電商企業回歸本土開展跨境進口業務。而此前,他們大多選擇杭州、深圳等口岸開展此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