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時尚界的女魔頭,《Vogue》雜志的美國版主編——安娜·溫圖爾到訪中國,在中國媒體對其的采訪中談到中國元素對于全球時尚界的貢獻和影響。認為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元素正給全球時尚界帶去一股清新之風。而她本人也對旗袍充滿了興趣。毫無疑問,全球時尚界正悄然吹起中國風。
意大利著名皮具品牌Furla近日展示了其2015春夏系列新品,設計師大膽地運用了潑墨手法,給Furla的經典Candy包賦予了新的生機與活力。Furla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潑墨風格的Candy包每種顏色全球僅100只,包上有編號,且潑墨手法做出的包每只都不一樣。
“潑墨”是中國美術里一項獨有的繪畫創作技巧,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種風格不僅出現在包上,國際四大時裝周的走秀上,運用這種風格設計的時裝也不在少數。
無獨有偶,除了潑墨,諸如京劇臉譜、青花瓷、刺繡、剪紙等中國傳統藝術,也被國際大牌的設計師們肆意汲取,全球時尚界的“中國風”愈刮愈烈。
文化創意產業投資人劉元認為,這股風并非“空穴來風”或曇花一現,未來將成為時尚界的一大潮流與趨勢,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漸漸增強,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被打開,過去僅僅是藝術家們發現中國傳統藝術的美,現在是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消費這些傳統藝術的美,給了時尚產業更多的機會。
“中國設計師比西方設計師有更多的機會與優勢接受中國傳統藝術的熏陶與元素汲取,在互聯網時代,交流障礙變小,中國設計師比以前有了更廣闊的視野參與國際交流,他們的話語權漸漸有力,中國設計越來越被國際認可變看好?!眲⒃f。
在設計領域話語權的不斷提升的同時,中國市場的放量也給了設計師更大的空間。
2014年歲末,萬博宣偉公司策劃了一場FN“好多人”大型創意影像展,被圈內譽為中國時尚界史上規模最大的集體創新。萬博宣偉副總裁王小冬向記者表示,過去幾年,資本界在中國設計師、時尚領域的投資增速非常明顯,一線當紅大牌明星穿著中國設計師服裝在公開場合露面,并被時尚媒體挖到炒作的例子不勝枚舉,而消費者對于個性化消費的要求越來越高,給了中國設計更多的商機與話語權。“盡管如此,但資本對于時尚領域的投資還很初級,不成規模。”王小冬表示。
據他判斷,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的設計師正在積累經驗,預計2015年將是產業集中發力與放量的時間點。
上世紀80年代,日本設計師在國際上集體發力,給時尚界帶來了一股“亞洲風”,時尚博主莫小米認為,30年后,輪到中國設計師影響全球了。她的這一判斷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肯定,但是王小冬認為,彼時是包括川久保玲、高田賢三、草間彌生等多位日本設計師抱團,共同創造了日本時尚的全球潮流,在今天這個傳播碎片化的時代,制造中國潮流,不僅靠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更需要進行多元、立體的整合營銷,而這正是當下中國時尚界最欠缺的環節。
顯然,在中國設計師被肯定、被看好的今天,利用好多元的傳播工具與方法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傳播,不斷提升中國設計師的話語權,讓西方人更加認可中國設計,是諸多中國奢侈品牌全面國際化中必須抓住的重要環節。
輕松掌握跨境電商與外貿資訊,請下載【雨果網】APP或關注微信號【cifnews】